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5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灌区水资源利用优化调度以实现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节约保护的综合效益为目标,通过水资源优化调度模型的建立,实现水资源科学合理的调配。对提高农业生产的灌溉效益,发挥水资源在生产、生活和生态中的资源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四川彭州人民渠灌区为例,阐述其农业用水的优化调度措施。  相似文献   
2.
《教育》2009,(9):F0004-F0004
四川省彭州中学实验学校是一所民办公助的股份制学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学校有建筑面积近3万平方米的花园式校园,与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彭州中学毗邻相望。  相似文献   
3.
速读     
《中国新闻周刊》2008,(19):10-13
中国政府力争三个月使灾区安排有序,彭州石化项目重新评估,阿坝40余万人缺粮,第三次电信重组尘埃落定,“带头大哥”一审被判3年,8只大熊猫进京。  相似文献   
4.
语流音变是普通话的一个重要内容,直接影响一个人的普通话水平。本文在方言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四川彭州方言语流音变的类型。归纳了彭州方言语流音变的特点。进一步总结出该方言区的人学习普通话在语流音变方面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列举较为丰富的例句,对四川省彭州市市区的中青年使用频率较高的“得”的各种语义、用法、表义功能进行讨论,以引起人们重视常用词语在方言中的意义和用法与在普通话中的意义和用法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有一段入蜀漫游的历史,漫游中在彭州有过停留。他在彭州作的《益州夫子庙碑》、《九陇县龙怀寺碑》笔致凝重、气势恢宏,《春思赋》则轻盈婉约、华丽流畅,它们是王勃骈、小赋的重要作品。在彭州的创作,对于王勃一生的学活动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家庭教育》2008,(9):F0003-F0003
灾难摧残无数个家庭,地震就像一把尖刀,深深刺入灾区人民的心。彭州也是这次汶川大地震的重灾区,“5·12”使彭州的不少孩子成为孤儿,不少妇女失去亲人,不少家庭支离破碎。  相似文献   
8.
彭州葛仙山为道教名山,历史上属天师道二十四治之第五治葛璜治。葛仙山道教的起落变化,史栽不多,其具体情状散见于古代典籍之中。本文在考辨了五斗米道确属张陵所创立的基础上,对彭州葛仙山道教的兴衰进行了考证与梳理,同时还探讨了天师道在创建发展过程中的诸多颇具争议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猪,历来是和肮脏、懒惰、贪婪、软弱有关,不过,四川彭州一头看似软弱的猪被困地震废墟长达36天奇迹生还,人们给它起名朱坚强,并准备让它在博物馆里终  相似文献   
10.
四月,四川彭州山区的油菜花怒放着片片金黄。此时的巴蜀大地正恢复着春的生机。在汶川地震发生后的一年里,灾区师生们是怎样生活的?孩子们是如何学习的?近日,记者跟随体育关爱基金项目组一起来到了彭州地区灾后的校园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