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93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15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堂家讲德里达》收录了作者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研读德里达的心得,主要内容包括德里达的为学的人生、文学之思、信仰与知识、法律的悖论等。汪堂家,现任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代外国哲学》(丛刊)副主编。本文摘自该书。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西方档案发展的源头——两河流域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通过考查相关考古文献,梳理了马里、乌加里特以及尼姆鲁德这三处代表城市的档案管理制度,指出两河文明的档案保管制度与职能机构的分布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从历史考证的角度印证了德里达在其晚期著作《档案狂热:弗洛伊德印象》中提出的档案的"拓扑法理学"概念。并指出这一特征的演变以及对于后世西方档案史发展的影响值得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3.
后现代主义思想对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后半叶在西方社会流行的一种哲学、文化思潮。通过对现代主义哲学观点及研究方法的批判,形成了一种新的观点和思维方式,对教育理论及教育研究方法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本文就后现代主义某些学者的理论进行分析,探讨后现代主义思想对教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这一哲学命题是整个西方哲学史上的历史性的转折,他使"我"即自我意识登上了至上的巅峰,引发了众多的争议和探讨。文章正是基于对这一问题的思考,试图提出对其横向式的解读以及以后来哲学观点新的语境对其进行新的解读。  相似文献   
5.
纳粹问题,是海德格尔的研究者和承继者无法绕过的问题。具有独特眼光的解构大师德里达从精神入手,沿着海德格尔与西方传统精神之间的断裂和欲说还休的牵连,深入海氏思想深处找到火焰和灰烬的纳粹隐喻,用海氏的哲学文本反抗纳粹主义。德里达发现海德格尔的经过沉默和引号净化后的精神是熊熊燃烧的火焰,火既包含了善的因素又包含了恶的因素,火焰燃烧过后带来灰烬,一如纳粹引燃的战火和集中营里的大屠杀。然而,德里达对海氏与纳粹的关系采取的这种既谴责又宽容的态度,在引起我们深思的同时应该引起我们更多的警惕。  相似文献   
6.
有人说,在今天,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分子,不可能一点也不了解雅克·德里达,以及与他密切相关的解构理论.无论在哲学界还是文学界,没有人可以忽略雅克·德里达的作品,“解构”已经成为政治、历史和法学以至文学学科领域的核心词.雅克及其解构理论波及面甚广,德国《明镜》杂志在1992年将其贬为“精神之毒”,影响力甚巨.如今抛开雅克的解构理论,我们真的了解雅克本人吗?日人高桥哲哉的《德里达:解构》(后文简称高著),对此作出了否定回答,并给我们展示了一个鲜为人知的雅克.  相似文献   
7.
自20世纪60年代起解构主义在美国逐步兴起,就演进为一场广泛影响法律、艺术、政治、宗教等各个领域的思想文化运动。解构主义运动之所以在美国兴起,不仅因为当时美国社会文化环境对新批评等文本中心主义的困惑不安以及对新指导思想的渴望,更得益于以雅克·德里达和保罗·德曼等人为首的欧美思想界积极对外推介与向内引入活动。正是当时美国社会思潮困局下,来自欧美双方的这种外推与内引的合力作用,才使一场影响深广的解构主义运动在美国应时而生。  相似文献   
8.
在《论文字学》一书中,德里达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原文字。原文字是踪迹的运动,差异的运动,是延异,它是生发万事万物的本原。针对这一踪迹运动作简单明了的解说,进而指出德里达提出这一概念的目的。德里达运用这一概念解构了西方语言学的语音中心主义和西方形而上学的传统。  相似文献   
9.
《导读列维纳斯》是劳特里奇批判思想家导读的其中一本,该书的作者西恩·汉德(Sean Hand)是英国华威大学法国研究系教授,并曾于2008年至2011年间担任该系系主任。他的研究兴趣主要在于法国最近100年间的激进思想,他的写作涉及米歇尔·莱里斯(Michel Leris)、德里达、拉康、南希(Jean-Luc Nancy)、杜拉斯等法国作家,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的幽灵》写作是德里达借以当代社会对马克思主义反思的历史契机,进行一次解构学推销的教化活动。因此,马克思主义作为德里达的涉猎之物,不过是解构学戏台的道具罢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