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9篇
  免费   0篇
教育   645篇
科学研究   21篇
各国文化   12篇
体育   51篇
综合类   31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6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直面惨淡的人生——刘恒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恒的创作缺乏快乐,他看到的是生命的困惑,致力于探究生存之道,探索人性之谜,揭示无所不在的人生宿命。存在与消亡,实有与虚无,意义与空无,成为他永恒的话题。  相似文献   
2.
苏东坡与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兼文学家、书画家于一身的苏东坡“平生字画为业,砚为田”。他一生访砚、藏砚、刻砚、赏砚,乐之终身不厌。他多方藏砚,宝有许多砚台精品;他好铭砚,平生所作砚铭近三十首,几占其全部铭文的一半;他所用砚,多流传人间,为世人所珍藏。东坡翰墨一生,还为后人留下了诸多关于砚的艺林佳话。东坡于砚,或游心寓意,或托砚咏志,或劝勉讽喻,实在是东坡潇洒性情、旷达人生的一个写照。  相似文献   
3.
人是时间的动物,也是空间的动物。山川修阻声息交通不易,由是导致政治、文化的离心倾向,所以孟子谓“南蛮,舌之人”,打心眼里,看轻未开化的南方人。中华文化,发祥于中原黄河流域,在近古以前无大变。南方文化、语言比不上中原的先进,在心态上,处于被动地位。清人刘大槐记游击将军某,表演刀马弩膂力之术,清圣祖校阅,大惊,“南人也有此弓马耶。”其本心深处是从体力上轻视南方人。而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更规定不准起用南方人为宰相,“南人不得坐吾此堂”,作为祖制颁令遵行。(参见《鲁迅全集》,卷四,P84转引)鲁迅引《洛…  相似文献   
4.
胡娟 《职大学报》2002,(1):27-28
本文力图通过对现代文学史上颇具影响力的女作家庐隐的思想及创作的分析,探寻时代、性情与作家创作之间的内在关系,力求对庐隐的创作成就予以恰当的定位.  相似文献   
5.
人创其书,书如其人,这种人与书并重的书法承袭发展模式,赋予了书法教育的多样性、灵动性的特征。探求其发展根源,把握书法艺术变迁的脉络,对于书法研究与书法教育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6.
毋庸讳言,主流大报的评论员文章长期以来已经形成了一种基本模式和风格。为了体现文章的权威性、重要性、深刻性和指导性,写作者很自然将自己放在居高临下的地位,以高屋建瓴、旗帜鲜明、气势磅礴的论述,来表达编辑部的观点和立场。这种表达方式,能体现大报特别是党报的地位与作用,但也难以避免板着面孔、大话套话、生硬说教、距离感远的问题。大部分评论员文章中,“要”、“就要”、“必须”是用得最多的词语。在这种特定的语境下,读者不容易体会到亲近感、平等感,就更难说入耳入脑入心了。中国青年报面对的主流读者是广大青年群体,报纸言论…  相似文献   
7.
韩国大国家党领导人朴槿惠遇袭,让他在同情她和其家庭的种种不幸之余,对她的政治前途也充满了好奇。[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出版参考》2005,(5):1-1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当生命中某一时刻的经验浓缩并凝结成作品的时候,它延续了个人灵魂一段流浪的心情。无论那些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空间里,无一不都在作品中留下点点的痕迹。当陌生人读着使他感动、兴奋、怆然的句子,他便牵过了讲故事人的手。  相似文献   
9.
10.
泛览当下的东亚乃至全球,教育理念面临的严峻挑战转为人文理想与人文环境的日渐式微乃至急剧恶化。这一现象并非仅仅基于科学主义、实用主义对理想主义、人文精神的轧撵。就人文学术内部的当代教育现状而言,传统东方曾经十分擅长的安顿身命的工夫进路,固然早已在当下知识结构与学科建制中荡然无存;近代西方曾风靡一时的理想主义哲学,也因无绵密扎实的可依循实践的办法来楔入人的实际生命,终被视为悬虚而玄虚。理想如果不想成为空想,就必须接续现实的原始根源。"20世纪最大的人文学者"唐君毅寻求到的这一"理想的现实的原始根源"是作为中国哲学重要范畴之一的"性情"。人文精神尽管遭遇重重非难,于人的生命存在与实在,却未必当真已经过时。正因为人文精神在当代呈现的低迷无助,亦基于我们当下的知识形构与文化处境,人文价值的初源起于何处不得不成为重振人文精神的原始拷问。本文试图提供关于新实践主体养成问题的一点初步思考,这也是"人文之源"与"情性之教"之间的关键链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