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0篇
科学研究   5篇
各国文化   2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8 毫秒
1.
2.
《辽宁教育》2013,(2X):93-93
<正>美国:两种观念的争锋美国青春期性教育始于20世纪60年代,时值西方国家兴起"性自由""性解放"运动。当时,被公认的学校青春期性教育的目标有:减少性病,减少私生子和性适应不良行为,培养青少年如何正确对待异性和与异性建立高尚关系的态度,以及如何拥有这种能力等。近年来,美国社会各界均赞成在学校开展青春期性教  相似文献   
3.
高职学生性知识、性道德与性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解决高职学生(以下简称大学生)两性交往过程中的两大不良倾向:性愚昧无知与性放纵轻率;开展性心理咨询服务,促使和保证大学生身心健康。方法:课题组于2001年11月至2002年10月对襄樊职业技术学院2000级与2001级大学生进行了性知识、性道德与性问题匿名性问卷调查,然后进行X2检验与U检验分析。结果:(1)大学生希望获得的性知识排序为:青春期表现与卫生、两性交往知识与性病防治知识等;大学生希望获得性知识传授方式为:专家专题报告、课堂讲授、影像教学片等,男女等需求具有差异显性(P<0.01)。(2)对“贞操观”问题,仅有31.9%的大学生认为“至关重要”,对婚前性行为问题,大学生主要看法是“理解并不赞成”,对自己成为第三的可能情形,大学生认为主要是“与对方相见恨晚的感情”,女生的性道德观念比男生较严肃而认真(P<0.01)。(3)大学生存在的性问题主要是:性问题为性自慰、性搔扰、婚前性行为等,性自慰男性高于女性,受到性搔扰女性高于男性而且主要受到陌生人搔扰;婚前性行为比例较低,以上问题男女之间均具有差异显性(P<0.01或P<0.05)。结论:对大学生应由专家进行性知识、两性交往的感情观、贞操观与婚姻法制观念教育,教育大学生正确对待性冲动,控制性自慰,防止性搔扰,杜绝婚前性行为。  相似文献   
4.
以性生理、性心理和性道德为主要内容的性教育已成为普通学校当前对青少年进行青春期教育的热点和重点。对聋生进行青春期常识教育已经引起聋校的普遍关注,但如何对聋生  相似文献   
5.
性道德教育是高职生性教育的核心,也是高职生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传统的性道德观念受到冲击,加强对青少年性道德教育的呼声日益强烈。本文在广泛的调查分析后认为,高职生性道德现状存在二大方面的问题:一是性道德观念陈旧与开放交织,二是性道德行为具有自主性、轻率性和可变性特点;而这些问题的成因与高职生的身心特点、学业特点、性道德教育的缺失以及大众传媒与家庭环境的不良影响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视野     
学习在“地球村”做人;西方人比中国人富多少?;现代化什么;教育改革的产业化陷阱;教育研究月刊(台湾)第138期;技术及职业教育双月刊(台湾)第85期。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是从学校层面讨论如何对大学生实施性道德教育,提出以下几方面的策略:将性教育纳入课堂,培养良好的性道德;重视隐性教育,建设良好的校园性文化;开展性心理辅导,促进大学生的性道德升华。  相似文献   
8.
柴世钦 《中国德育》2007,2(8):54-55
性道德教育是性教育的核心,也是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西方文化影响的加深,我国传统的性道德观念受到冲击,性观念和性行为日益开放,未婚同居、婚前性行为已比较普遍,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探讨了性心理理论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论强调指出。通过对性心理理论的研究,普及性的科学知识,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可有助于陶冶人们高尚的性道德从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明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暗夜行路》描写了由于女性的性过失,给自己,特别是给别人造成的痛苦。笔者将针对《暗夜行路》的结尾部,解析影响谦作心境变迁的因素。大自然的恩泽是净化谦作心灵的内在动力,大山上两种夫妻关系样式是谦作重新认知性与道德关系的外在因素。最终经历了挣扎、执拗、净化和解脱这样一个过程,谦作完成了心灵的净化、自我的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