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科学研究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钟嵘《诗品》是古代诗歌理论的丰碑,它对推动诗歌创作健康发展作出了贡献,也为后世诗歌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它把“风骨”提高到诗歌成败的核心地位,有力地继承并发扬了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对后世的诗歌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怨愤”作为一种创作心境,与“虚静”心境相对应,具有鲜明强烈的社会功利性、有我渲泄性、风格双向性等独特审美特性。  相似文献   
3.
钟嵘论诗好为追源溯流,在《诗品》“谢灵运”一条中,他认为“其源出于陈思”。古人于此议论纷纷,各抒己见。纵览前人论断,各有其理,各失偏颇。本文认为钟嵘此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也有一定的科学性。在此基础上从怨恨的心情、才子型诗人、华茂的辞采几方面对其“源出”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陈建华  侯艳 《九江师专学报》2004,23(4):52-53,57
怨愤”作为一种创作心境,具有鲜明的社会功利性、自我渲泄性;龚自珍虽有“少年揽辔澄清志”的抱负,却实在没有实现抱负的用武之地,诗文里所表现的慷慨、惆怅、幽怨、凄婉的“怨愤”心境,反映了那个时代英才寻找自我的艰难与先驱者的痛苦、尴尬。  相似文献   
5.
怨愤”作为一种创作心境 ,与“虚静”心境相对立 ,具有鲜明强烈的社会功利性、有我渲泄性、风格双向性等独特审美特性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悲怨主题贯穿始终,先后形成了七次高潮:先秦、汉末建安、南北朝、中晚唐至五代、宋末元初、明末清初、乾嘉之际。悲怨之所以与文学之发展密不可分,是因为它由人类的基本情感和人们所受的深重苦难所决定的。一流的作家作品莫不与悲怨有关。中国古代悲怨文学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认识价值和艺术价值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整个古代文学。从历史的视角看,通过中国古代文人参与形成的悲怨洪流,汹涌澎湃,始终左右着作者和读者的心灵,并在事实上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内驱力,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近乎永恒的文学母题,为治中国文学史者所不应忽视。  相似文献   
7.
丁红丽 《科教文汇》2009,(5):237-237
通过对柳宗元《永州八记》的解读,论述了柳文中充溢着两个事实:美和美被弃.由此得出结论.柳宗元的山水是作者刻意寻求的山水,其山水游记是打上了其情感烙印的深情之作。  相似文献   
8.
为创立"新怨恨"理论而整合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与文学理论中的怨恨略述,提出:从古诗、宋词、明清小说等文本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怨恨体验是非常普遍的;从"兴观群怨"说到"怨愤"说,可以梳理出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怨恨轨迹是一脉相承的.怨恨是中国古代文学与文论最重要的主题之一.  相似文献   
9.
《诗经》的作者认为,诗歌的功能与作用主要是讥刺、讽谏及抒发内心的哀痛与怨愤,其次是歌颂,再次是慰藉。此外,也涉及诗歌的语言、风格问题。这对孔子的“诗可以怨”,汉儒的美刺说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以"罗彩霞事件"为研究案例,以天涯杂谈的网友回应为重要参考点,以新浪等主流媒体对此事件的报道形式作为对比,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探究这种民怨的情绪在网络传播中的体现,试图总结出社会怨愤在网络传播中的特点及对媒介议程设置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