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辉 《网络传播》2010,(4):69-69
网购是一个时髦的玩意儿,虽已是十来年的老网民了,一直以来,我却从未想过也去试试水。此无他,只不过是囊中羞涩罢了。在深圳,像我这种收入水平,最多只能算是“城市贫民”了,可这却也并不等于我花起钱来一定会很小气——在买自己喜欢的东西上,我恐怕比那些亿万富翁还要大方,还要疯狂;因为,我自打娘胎出来就是个不可救药的、不折不扣的“恋物癖”患者,而且明明知道自己的这种无止境、非理性的购物欲望是要不得的,甚至纯粹是一种浪费,然而,二十多年来,却从来没见得有所改观。  相似文献   
2.
<正>最近忙于搬家,虽然搬家是件烦琐的事情,我却发现了搬家的好处—强迫自己理清所有。人跟空间的关系,无比微妙,它包容了你,你却无情地让它接纳你的喜好。打包出了八箱书,所有的杂志无法搬进新家,统统送人或者丢掉。我是个没有恋物癖的人,也许会偏执地热衷某样东西的收集,但都没  相似文献   
3.
本文具体描述了海派作家笔下的淫乱型、情爱型、性爱型乱伦行为,以及男女作家对恋物癖的性变态行为的不同表现,并指出以往一直列为恋童癖的施蛰存的《周夫人》并非构成恋童癖。本文驳斥了有关张资平等小说中的乱伦行为的表现具有新道德建构意义的观点,及海派作家笔下的混乱的性世界具有巴赫金所称的狂欢化世界的涵义的说法。回顾文学史上出现的三次性混乱行为描写的高峰,可以发现这种现象总是与现代性事件相伴而生,它是现代性追寻过程中必然产生的对抗性力量,但它本身不属于现代性的成分。  相似文献   
4.
高等学校是培养国家专业人才的摇篮。如何保持大学生心理健康,培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积极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这是高校心理卫生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翁炫 《知识窗》2010,(10):18-18
文宏是一个内向而自卑的男孩。从小,父母就对文宏要求异常严格,常常因为一点小过错就将他关在厕所里“禁闭”。因此,文宏变得更加胆小、畏缩、自卑,除了跟家里人接触,很少跟同龄朋友一起玩。  相似文献   
6.
杭州西湖是著名的旅游景区,发生在景区里的新鲜事自然是杭州新闻媒体重要的报道内容。但是,近年来的西湖风景报道出现一种恋物癖式的炒作现象,媒体年复一年、不厌其烦、连篇累牍地对龙井冒芽、荷叶露尖、湖面结冰  相似文献   
7.
恋校情结可以说是人们个体恋物情结的公共反映。弗洛伊德的理论认为,男人普遍有恋物癖,并且是由恋母情结而发展导致。当然,后来的女权主义者认为,他的说法过于重男轻女,事实上,有恋物癖的女人也不比男人少。  相似文献   
8.
《家教世界》2016,(4):60
我的儿子5岁多,上幼儿园大班,各方面都很好,就是太喜欢他的一条小手绢。那手绢已经很破旧了,软软的,几乎没有颜色了,却总是被他带在身边,就连上幼儿园也要带着。老师说,睡午觉时,他就拿在手里摆弄。晚上睡觉,更得拿到被窝里,揉上半天才能睡觉。有一个周末,我曾经试着给他藏起来,白天他没有发现,我以为就这样过去了。谁知晚上就寝之前,他到处找,找不到时,还发了脾气。这会不会有什么问题呀?我们该怎么办才好?  相似文献   
9.
常春梅 《今传媒》2009,(7):30-31
20世纪以来,随着消费社会的长足发展,消费文化以信息的极大丰富和形象的急速增长为基础,强调人们对形象的感知力、强调商品形象的观赏效果、强调视觉形象对受众的感官刺激.  相似文献   
10.
胡燕华 《班主任》2013,(12):31-32
星期四上午最后一节体育课,和往常一样,我到教室查看灯和门有没有关好,意外发现有个男生没去上体育课。当他突然看见我时,显得十分惊慌,手忙脚乱地往书包里塞着什么。我好奇地向他走过去,他更慌了,一边张皇失措地用手紧紧握着一样黑色的东西,一边紧张地对我说:“老师,没什么‘,真的没什么!”他的语气里带着绝望,似乎非常害怕被我发现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凭直觉,事情一定很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