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0篇
教育   55篇
科学研究   4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当代体育》2012,(5):80
古有姜尚登台封神,今有足坛绿茵列阵。星君真人互不相让,雷公风伯辉映相交,元帅天王各俱一格。灯光闪烁的球场刹那间风云突变,众神击鼓拉开一场追名逐利的较量。谁将主宰绿茵沉浮,接受众神竞相顶礼膜拜;谁又能呼风唤雨,电闪雷鸣;又是谁一目千里、耳闻八方,杀敌于无形;谁被造物主赋予了无穷无尽的力量,在敌营闹他个天翻地覆;风伯  相似文献   
2.
本文试图从立体视野这一独特的角度考察林语堂的散文,通过解读林氏散文的生命内涵和其形式上的审美特征,证实了林语堂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独特存在.  相似文献   
3.
在湖畔听湖     
  相似文献   
4.
苍山的表情     
艾德勋 《大理文化》2010,(12):44-45
苍山的表情,神异莫测,变幻无穷。己丑年腊月初五,我把家稳妥地安顿在龙山脚下一个小区一栋楼房的三楼,客厅的落地玻璃窗恰好正对着苍山,从此与苍山东西相望,相对而居。我是一个不爱读书却喜欢寄情山水的人,在家时常冲一杯绿茶,偶尔  相似文献   
5.
种花的邮差     
李吉远 《成才之路》2012,(17):100-100
正有个村庄里有位中年邮差,他从刚满20岁起便开始每天往返50公里的路程,日复一日将忧欢悲喜的故事,送到居民的家中。就这样20年一晃而过,人、事、物几番变迁,唯独从邮局到村庄的这条道路,从过去到现在,始终没有一枝半叶,触目所及,唯有飞扬的尘土罢了。这样荒凉的路还要走多久呢?他一想到必须在这无花无树充满尘土的路上,踩着脚踏车度过他的人生时,心中总是有些遗憾。有一天,  相似文献   
6.
正更多的选择意味着更多的自由,更多的自由意味着更大的风险,风险社会让每一个人都成了走钢丝的人。一年之中总有这样的时刻,人们因为真人剧而陷入颠狂,是为"娱乐狂欢"。明星丑闻爆出,一时间狗血满地,人民群众热烈地刷屏,事不关己看热闹不嫌事大,但个人如我还是有点略略不安,因为这些风花雪月的事件背后是活生生的家庭,有孩子,有老人,还有复杂三角关系里情欲悲喜中挣扎着的男男女女。"贵圈真乱",是人们常常用来形容娱乐圈的话,事实上,娱乐图只不过是社会的一个小角。人性是相似的,情欲是相似的,要不经纪人怎么一再强调"他们也是普通人"呢?  相似文献   
7.
明天 《中华家教》2020,(1):65-65
儿子去英国游学那段时间,有一天晚上给我发来一篇文章,写的是他的感怀:马上要离开英国回国了,看到那里的一花一草,一景一物,都特别感伤。最令我难过的是,同住寄宿家庭的一个西班牙男孩,和我特别聊得来,本想分别时互留联系方式,没想到一觉醒来,男孩已离开,因为祖父去世,他已赶往机场。没有一句分别,什么都没留下.  相似文献   
8.
新的一年如约而至,像一位老朋友,带着温情暖意,姗姗而来。新年的第一缕阳光有一种别样的意味,它告诉我们:又到了一个新起点,一切都可以重新开始,也可以继续走在温暖的旅程上。让我们张开双臂,深情地与新年相拥吧!与新年相拥,代表着与过去的一年惜别。花开花落又一年,每一年里,都有太多属于我们的欢乐和忧伤,幸福与痛苦,得到与失落……岁月里的悲喜忧欢已经成为一个个  相似文献   
9.
正多年前,我曾豪迈地写道:"我认识到个体虽然无力改变大环境什么,却也绝非无所作为。至少,我可以努力成为教育现场一名忠诚的观察者,思考者,记录者。"此刻,我却不由惶然:六七年来累积的这些文字,忠实于我当初的追求吗?或者,忠实于我的生活、我的内心吗?20年来,像千千万万教师一样,我历经各种人生的风雨、职业的风雨。自然,都是些小悲小喜,算不得什么风浪。但我珍惜这些悲喜。瞬息之悲  相似文献   
10.
《暗恋桃花源》的戏剧性审美效果可以概括为"带泪的谑笑",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审美效果不是因为陌生化,还因为编剧和导演赖声川有意突破悲剧、喜剧的界限,运用解构的手法揭示出人生本质的虚无,通过忘我的净化消解悲喜,达到对人生的参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