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784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86篇
教育   56813篇
科学研究   1687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447篇
综合类   504篇
文化理论   21篇
信息传播   1435篇
  2024年   435篇
  2023年   1415篇
  2022年   1127篇
  2021年   1273篇
  2020年   1285篇
  2019年   1553篇
  2018年   685篇
  2017年   1442篇
  2016年   2122篇
  2015年   3174篇
  2014年   6621篇
  2013年   4694篇
  2012年   4771篇
  2011年   5949篇
  2010年   4304篇
  2009年   3450篇
  2008年   3291篇
  2007年   2393篇
  2006年   1913篇
  2005年   2021篇
  2004年   2283篇
  2003年   2111篇
  2002年   1372篇
  2001年   640篇
  2000年   397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要想学好数学知识,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但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在平时的思考中往往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于一些抽象性的内容很难理解.对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感知能力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借助绘画创造情境,可以很好地开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理解,提升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文章结合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首先简要介绍了绘画策略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作用,其次分析了应用绘画策略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实际情况探讨绘画策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2.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对学生进行学情分析,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合理巧妙地使用生活素材,对培养小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及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陈立冠 《亚太教育》2020,(4):166-167
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教学改革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与可持续发展的职业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意义。从课程目标教学设计、教学活动策划和教学评价方面,遵循一体化课程开发技术规律来开发“石材平面产品制作”课程。以实际拼接一幅马赛克产品中的典型工作任务为例,按照企业生产流程设计任务和企业行业标准培养学生,以满足企业需求,让学生从产品的基础认知到制作成工艺品,从而培养学生各种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4.
梁莹 《青年记者》2020,(12):50-51
成为某一客体的粉都(fandom)成员,抑或追逐着迷(fan)事物,对当今社会的许多人而言,已经成为一种日常生活方式。互联网和媒介技术的发展则更加推进了粉丝参与的积极性和表达的多样性,饭制视频即粉丝利用音频、视频、图片、文字等多种类型的视听素材来诠释自己喜欢的偶像。  相似文献   
5.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和可发展区,合理创设物理实验情境,可有效帮助学生建立物理概念,形成物理规律,克服认知困难,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帮助学生澄清模糊认识、完善认知结构。  相似文献   
6.
《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本文以七年级《师生交往》一课为例,讨论在课堂中落实核心素养的有效方法,运用生活情境丰富所学知识、挖掘传统文化精华加以渗透、设置思辨问题激活批判思维,有效落实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7.
低年级学生专注力较差,活泼好动,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教学情境才有利于他们的数学学习。但情境的创设要具有原则性、目的性并且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只有通过多种方式的巧妙运用才能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8.
一、试题分析本组试题以澳大利亚汽车产业发展和衰退的真实案例为情境,设置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974年、1988年、2016年、2017年几个时间节点澳大利亚汽车产业的发展状况,与往年人文地理试题情境以时间为主线的设置方式一致,突出了澳大利亚汽车产业在不同时间节点的变化,引导考生关注不同产业政策对区域产业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刘兵 《学语文》2021,(2):43-44
教材中的配图是重要的助读材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但教材中的有些配图与文本内容明显不匹配。当学生对这些配图提出疑问时,语文教师要恰当点化,巧用配图瑕疵,训练学生的情境思维,带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推进文意疏通,促进课外拓展,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0.
初·名师     
教育格言“因方成珪,遇圆成璧”——语文是每个人的语文。教学主张从教以来,袁菊华老师一直致力于生活化语文教学理念的实践。在阅读教学中,她注重还原或引入生活具体情境,力求打通文本和学生生活之间的壁垒,让阅读变得可亲、可感、可迁移,哪怕小小的常规默写,也要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加以理解性记忆。袁菊华倡导整本书阅读,和学生的共读、共享、共写,从读书笔记到专业论文,往来修改,坚持不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