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科学研究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贵有疑,学生的学习往往从问题开始,因而课堂提问理应成为教学关键.课堂提问可以分为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提问.在实际的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教学中更多地仅仅囿于教师对学生的单项提问,并没有用心创设条件让学生质疑问难.教学应是教与学互动的过程,仅有单向的问答是课堂教学的缺憾.爱因斯坦说过"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是新课改所要求和倡导的,也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要求的.思品教师应改变只注重学生"作答"而忽视学生"提问"的现状,创设条件努力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思考的王国.  相似文献   
2.
3.
刘明基 《甘肃教育》2008,(24):54-54
问题意识在学校教学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教师创新教学活动而言,它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对学生创新学习而言,首要问题是养成问题意识。目前我国学生问题意识十分薄弱,且呈现出学生随年龄的增长和年级的上升,其提出问题的欲望和次数反而下降的状态。如果学生不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其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将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政治课教学中该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相似文献   
4.
刘连娥 《科教文汇》2008,(18):86-86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需要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探索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培养出新型的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5.
教师重视学生的质疑是调动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参与学习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一环。要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教师应积极创设情境,让学生产生数学学习的成功感,促使学生"想问";想方设法,营造民主平等的宽松氛围,促使学生"敢问";注意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教给质疑方法,促使学生"会问";利用教材中的新奇因素,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多问"。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长期存在的不重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培养小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文章着重提出了可供具体操作的教学策略:融洽师生关系,使学生敢问;改变教学思想和教学策略,让学生想问;指导质疑方法,使学生会问。探究在教学的过程中,使学生发现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然后进行积极的思维,通过实践、努力,最终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7.
刘凤芝 《考试周刊》2011,(3):158-158
在历史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想学;要使用亲切、幽默的教学语言,让学生想听;要设计具有悬念的问题,运用小组教学方式,让学生想问,进而让学生喜欢历史课。  相似文献   
8.
案例一: 美琪姐姐,有一次我的一个同学翻书包,我看见他有一本好书《中国本土故事》,心里很痒痒,想问他借来看。可是,我跟他不是好朋友,很怕他会拒绝。有什么办法,可以让他同意把书借我看呢?帮帮我!  相似文献   
9.
张林仁 《考试周刊》2011,(21):66-67
如今教师点名学生回答的教学,淡化了学生如何获取知识,如何学会学习,如何学会提问。本文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增强学生提问的信心,使学生"敢问";创设主动参与的情景,使学生"想问";提供内容和机会,使学生"可问"。  相似文献   
10.
李桂凤 《考试周刊》2012,(20):83-84
本文从"积极创设情境,使学生‘想问’;想方设法营造良好的氛围,使学生‘敢问’;培养良好习惯,使学生‘好问’;教给学生方法,使学生‘会问’"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从而调动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等多方面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