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教学如同"做生意",教师需要千方百计地把教学内容"推销"给学生,如果是强行摊派,学生肯定不乐意接受。唯有迎合"生"意的生意,学生才会满意地接受。而要达到这种教学效果,唯有让学生事先在品尝知识中品味知识、在挑选知识中挑战知识,之后的课堂就成了学生交流知识经的"生意场"。  相似文献   
2.
鉴于意兴(涵括灵感与构思)与意旨均属同一指向的两个概念,为了行方便起见·权将二结合起来论述,然后再来探讨意脉与之联系的途径。赵昌平先生在论及意脉与意兴的关系时说:“意脉是意兴流动的轨迹,浅言之即诗的感情线。”赵先生还认定“意兴是唐诗的主脑,它决定了肌质联系的性质”,可见他是将“意兴”的概念扩大了的,扩大到不只是涵括灵感与构思.还进一步涵括了意旨与意趣。笔则以为还是让意兴回归到灵感与构思的位置上为好。  相似文献   
3.
余钢 《现代语文》2009,(8):61-64
王夫之诗学中“以意为主”的“意”具有多重含义,其倡导的“以意为主”之说中的“意”指“意兴”、“意趣”;其反对的“以意为主”说之中的“意”指的是一种离开实际感受,从书本、议论中得来的抽象的思想。王夫之论诗“以意为主”的美学意义是重在感兴,强调心物合一后所产生的“意象”,以组合、缔造作品中的“意境”。  相似文献   
4.
从诗歌生成的角度,对东方的“意兴”说与西方的“灵感”说作了系统的比较与探究。从“意兴”说之源头及其流变、如何犀通于西方之“灵感”说,到意兴审美特质之界定、孕育意兴之基因工程、意兴生发的重要途径,对“意兴”作了创意性的阐述。文中还从格式塔心理学角度探究了意兴萌生的心理进程。文章认为:意兴作为萌芽的诗歌种子,务须精心培育方能结出硕美之果。  相似文献   
5.
从诗歌生成的角度,对东方的“意兴”说与西方的“灵感”说作了系统的比较与探究。从“意兴”说之源头及其流变、如何耳通于西方之“灵感”说,到意兴审美特质之界定、孕育意兴之基因工程、意兴生是的重要途径,对“意兴”作了创意性的阐述。中还从格式塔心理学角度探究了意兴生的心理进程。章认为:意兴作为萌芽的诗歌种子,务须精心培育方能结出硕美之果。  相似文献   
6.
严羽将汉魏之诗与盛唐之诗并举第一义,主要体现在"悟"和"词理意兴"两个层面。汉魏之诗与盛唐之诗均能达到吟咏情性的目的,所以列为第一义。严羽以盛唐为法主要体现在“气象”和“入神”两个方面:盛唐的雄浑气象超越了汉魏的浑厚气象。汉魏古诗无法达到“入神”境界,惟李、杜之诗达到“入神”境界。因此严羽虽提倡兼学汉魏盛唐之诗,但是心里真实指向是诗法盛唐。  相似文献   
7.
从诗歌生成的角度,对东方的“意兴”说与西方的“灵感”说作了系统的比较与探究。从“意兴”说之源头及其流变、如何犀通于西方之“灵感”说,到意兴审美特质之界定、孕育意兴之基因工程、意兴生发的重要途径,对“意兴”作了创意性的阐述。文中还从格式塔心理学角度探究了意兴萌生的心理进程。文章认为:意兴作为萌芽的诗歌种子,务须精心培育方能结出硕美之果。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文艺美学的发展史上,严羽的《沧浪诗话》占有重要地位.全书由《诗辩》、《诗体》、《诗法》、《诗评》、《考证》构成.其中《诗辩》是全书的总纲,也是历来研究的重点.《诗评》则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部分,是对《诗辩》有关理论观点的具体贯彻和重要补充,论述了历代诗歌之风格特征和艺术成就.在《诗评》中,他提出了词理意兴、诗歌之气象等问题,并把“风骨”也作为评诗的重要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9.
余钢 《现代语文》2009,(10):61-64
王夫之诗学中“以意为主”的“意”具有多重含义,其倡导的“以意为主”之说中的“意”指“意兴”、“意趣”;其反对的“以意为主”说之中的“意”指的是一种离开实际感受,从书本、议论中得来的抽象的思想。王夫之论诗“以意为主”的美学意义是重在感兴,强调心物合一后所产生的“意象”,以组合、缔造作品中的“意境”。  相似文献   
10.
汪曾祺小说与中国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元明 《黄冈师专学报》1996,16(4):22-26,32
从小说创作与绘画艺术的联系的新角度,探讨了汪曾棋小说的某些审美特质;认为其小说创作融注了中国画特别是其文人亘的创作精神,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追求神似,二是境中有我,三是笔墨情趣。文章并从作家的绘画修养、个性情趣、哲学意兴等三个方面,揭示了汪曾棋小说创作之所以能融注中国画的传统精神的几个原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