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教育   27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成静 《学语文》2013,(1):47-49
高一阶段的写作教学以记叙文为主。可学生写出来的记叙文,叙事简单,人物抽象,情感表达不够细腻真挚,主旨提升缺乏或不到位,作文整体水平仍然停滞在初中阶段。而优秀的叙事散文,创作者用心地观察生活,思考生活,从生活中细小的事情出发,阐发出丰厚的生活感悟和深刻的人生哲理,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独特的启示。因此,我在散文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尝试叙事散文的创作。  相似文献   
2.
意在笔先”最初是对书画理论的见解,后代文论家把这一见解推而广之,使其成为中国古代文论的重要命题、且倍受后人推崇。本文把“意在笔先”同一些质疑的观点“意随笔生”、“情在笔先”进行了辨证的比较。从而说明“意在笔先”不是一个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模式。我们需要用辨证的眼光去审视它。  相似文献   
3.
清人刘熙载说到文学创作时说:“古人意在笔先,故得举止闲暇。”这里的“意”,指的是作品的主题、立意,这是贯穿全篇的中心。“笔”,指写作过程,即用艺术形象来表现“意”的过程。作家不可能无目的地进行创作,他们总是要把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所深切感受和理解的东西,通过某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当下的艺术语境中重新思考“意在笔先”和“趣在法外”的关系对于我们的创作实践和审美活动不无裨益。它要求我们在创作实践和审美过程中既要不断提高艺术修养,增强艺术感受的能力,更多更有效地参与艺术实践,不断钻研创作技巧,更细致地观察和体验外在于主体的自然和社会生活,在创作一幅特定的艺术作品之前一定要有特定构想,做到“意在笔先”,有的放矢,在创作过程中将“心中之竹”通过手中的笔、墨、技巧化为“手中之竹”,心手相应;同时,又要不局限于这一创作构想,在创作和审美过程中不断发展、超越作者的创作初衷,有时可以有意识地根据艺术创作的材质加以利用,甚至将创作时间和环境、展览时间和环境,与观众的互动等因素考虑进去,有意识地利用这种创作和审美过程中的“偶发性”因素,有利于扩大我们的视界,使艺术自由化、民主化,达到“趣在法外”的化境。  相似文献   
5.
教师在书法教学中,应让学生养成读帖的习惯,先观察字形结构和笔画特点,再进行分析、比较,做到胸有成竹、意在笔先。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书写能力、提高书写水平、提升审美情趣是重点。  相似文献   
6.
中国画是中华民族精神明结下的丰实硕果,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是国粹。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有着独立的艺术性和独特的关学观及以意为先,以线造形,以形写神,神形兼备,以达作品气韵之生动的最高境界。民族性愈强,世界性欲强。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艺术创作论在形式与内容、言与意、笔与意的关系上是后者决定前者的。换言之,中国的艺术创作观就是崇意观。通过对中国美学“崇意”观——以意为主、意在言外和意在笔先等的细致梳理和整合,中国古典艺术对语言形式的超越和对主体心意的执着这一特征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彰显。  相似文献   
8.
投稿一点通     
古人说,“意在笔先”,也就是说文章的主题至关重要。我认为,新意是文章的灵魂,出奇才能制胜,具体说来就是“老问题要有新角度,常见问题要有特色”。选题陈旧雷同、贪大求全都是与之相悖的。观点集中,以小见大,就容易做到厚积而薄发。  相似文献   
9.
领导者主持、指导公文的拟制,首先应当考虑公文的立意,即“以立意为宗”,“意在笔先”。但以往研究公文的立意,大多停留在公文执笔者层面,而忽视了公文拟制的领导者层面。下面运用领导决策理论,探讨确立公文主旨的步骤方法。一、设疑提问,启动立意领导者在决策之前所要做的第一  相似文献   
10.
在动笔之前,用一定的时间进行构思,是战略上的必须。人常说的“意在笔先”或“胸有成竹”即是这样的情况。构思的内容,大体上可以分为三大部分:一是打开思路,二是立意,三是布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