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1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其亲历的具体事实记述了北京香山慈幼院的建立缘起、发展规模、特点以及院长熊希龄的办学宗旨和教育思想,说明了民国时期这所独具特色的平民学校的发展历程和可资借鉴与启迪的办学经验。  相似文献   
2.
李金莲 《寻根》2010,(6):80-86
<正>中国封建时代,贫困之家迫于生计,常将新生婴儿弃之于野,或溺之于江。为革除这种陋俗,仁人善士广泛倡议设立专门的收养机构——举子仓、慈幼局、婴儿局、育婴堂等,并雇请乳妇拯救幼婴。民  相似文献   
3.
在当下理性慈善观和慈善教育同样匮乏的情况下,近代慈善之父熊希龄创办和主持香山慈幼院过程中所秉持的慈善教育思想,弥足珍贵。他推行贫富均等的教育,捍卫教育的公益性,开创了我国近代慈善教育事业;他以身许国,毁家兴学,奠定了我国慈善教育事业的思想基础;他创建了小家庭制教养方式,弘扬天伦之教的慈善教育传统;他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融合,体现了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宋亮 《教育》2011,(34):37-38
每年7月7日,是香山慈幼院(简称香慈)毕业生的"回家节"。这一节日始自1935年。近两年,越来越多的香慈毕业生参与"回家节"活动,让尘封于历史中的香山慈幼院回到人们的视线。值得留恋的青春年华2011年的"回家节",在北京香山公园内的多云亭,近百名从香慈毕业的学生齐聚、共庆"回家节"。这些人大多年过六旬,多为当年战乱时期的孤儿,被香山慈幼院收养并培育成长。香山慈幼院是民国第一任民选总理  相似文献   
5.
清光绪初年,中国北方部分地区遭受到史无前例的巨祲,灾荒肆虐,席卷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安徽等地,饿殍遍野,人尚相食,因灾死亡人数保守估计达1000万人之多,被灾地区经济民生及自然环境均濒临毁灭边缘,这就是被称作千古奇灾的"丁戊奇荒"。在这场灾难中,以谢家福、经元善、李金镛、金福曾等普通士绅为首,以江苏、上海、浙江为中心的江南协济助赈团体本着"救灾恤邻,道也"的人道主义精神,开展大规模的全民募集赈灾善款,同时派遣助赈队伍亲赴各灾区进行慈善救助行动。自光绪三年(1877年)谢家福、李金镛、金德鸿等赴山东灾区赈恤为发端,至光绪十三年严作霖、潘民表、孙传鳸等赴黄河郑州决口及安徽水灾现场义赈为尾声,累计向各灾区通解赈银252.2万余两,活人无数。此次义赈亦成为中国救荒史上首次完全由民间团体自发领导的跨地域、大规模、长时间的人道主义救援活动,其历史地位与作用不容低估。苏州博物馆收藏熊其英(等)致谢家福(等)尺牍稿本一组计17封。其中除1封外,余皆为有关光绪四年河南赈灾的通信,是研究河南赈灾的第一手资料,对于了解晚清义赈有着重要的帮助。现整理刊布,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6.
宋朝政府的慈幼措施在我国社会救济史上具有承先启后的重要地位。其突出特点表现为:慈幼范围较广,但水平不高;慈幼机构创新多,但大都维持不久;慈幼事业的运作趋于制度化,但人治色彩仍较明显;民间性慈幼措施相对滞后;基本上是一种富人事业或精英事业。尽管宋朝政府的慈幼措施尚有许多不足,但就其所处的历史阶段而言,仍然可以用“发达”一词来形容。究其缘由,是由于社会经济的发达、土地制度的促使、政府的重视以及民本主义、儒家、佛教和道教思想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7.
田燕 《兰台世界》2012,(22):18-19
沈从文(1902—1988),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和历史文物研究家。在长期的文学求知和创作过程中,伴随着孜孜不倦的知识追求,他从一名普通图书管理员做起,以个人的亲身体验与深刻感悟,提出了针对图书馆发展建设的真知灼见,与图书馆结下了深厚隽永的浓郁情结。一、求知阶段:一名勤奋的图书馆常客沈从文1902年出生于湖南湘西凤凰古城,15岁时他入伍当兵,度过了五年军旅生涯,其中大部分时间辗转于湘  相似文献   
8.
《班主任》2012,(2):74
北京市第一五九中学是一所具有八十年历史的公办完全中学,源于香山慈幼院女校,1931年由熊希龄先生、陶行知先生和张雪门先生创建北平幼稚师范学校,迁址到历代帝王庙,后更名为北京市第三女子中学,1972年统编为北京市第一五九中学,2003年迁至北京金融街北端。学校文化底蕴深厚,校风、学风严谨,教育教学质量一直在西城区属于较高层次。国家总督学顾问陶西平先生曾说:"一五九中是我市的一所名校,经历了沧桑,也创造了辉煌,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在新课改理念指引下,学校注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思想境界,形成了敬业爱生、好学上进、精研业务的  相似文献   
9.
抗战时期的北泉慈幼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国带来巨大灾难.在国家存亡之秋,抢救、培养战区儿童以保民族元气成了当务之急,大批有识之士、救亡组织纷纷成立保育院、慈幼院等教养机构.周之廉女士主持的北泉慈幼院是专为收容、教育战区难童而创建的.该院从1939年创建至1953年撤消,历时14年,培养儿童近千名,为抗战建国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先秦的民本思想、儒家的仁德忠孝思想以及墨家的兼爱思想是中国古代慈幼恤孤制度发展演变的思想基础。在此基础上,中国古代较早地形成了以政府为主体,辅以家庭赡养、家族收养及私人捐助相结合的慈幼恤孤模式。施善与教化的相辅相依,推动了中国古代慈幼恤孤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