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综合类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戴厚英的乡土小说,尤其是《流泪的淮河》中的第一部《往事难忘》与第二部《风水轮流》对淮河都有大量而又独特的描写。这种现象的产生,与戴厚英成长的文化和历史环境密切相关,体现了戴厚英乡土小说创作中艺术探索和美学追求。通过梳理淮河与戴厚英乡土小说创作的关系,可以开掘戴厚英乡土小说创作中淮河文化的审美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2.
戴厚英的最富有代表性的五部知识分子长篇小说为研究视域,运用文本细读和典型人物心理分析的方法,从人物的心灵视角切入,分析知识分子的处境与命运及在特定处境中的心灵轨迹,综合考察作者笔下知识分子的精神历程。  相似文献   
3.
特殊的人生经历和性格造就了戴厚英的悲剧人生。她已然成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最有影响力的华人作家,其作品受到海内外读者由衷的喜爱,是文学理论界不可僭越的一道风景线。从1980年到遇害,戴厚英在15年里,创作了七部长篇小说,两部中短篇小说集,两本散文集以及自传《性格—命运—我的故事》,这位真诚而又刚烈的淮河女儿,敢于将自身的种种隐秘公众化,以真正体验了的生命感受追踪生命的根本。她以人道主义情怀做到"我手写我心",体现出罕见的人性、人情、人道主义。  相似文献   
4.
戴厚英是当代文坛上一位真诚的、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作家。她的作品既是自我表现,又体现了知识分子的独立思考和人文关怀。《诗人之死》和《人啊,人!》是作家真诚地反省及思索人性的结果。《脑裂》是对知识分子精神症状的象征和调侃。她的乡土题材作品表现了中国文人的乡土情怀;作为女性,她既有对自身性别的体验,又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关注更多的是人性,而不是女性。  相似文献   
5.
戴厚英在"文革"结束后创作的《诗人之死》《人啊,人!》和《空中的足音》,被称为"知识分子三部曲"。作品审视了当时的知识分子在不同时期走过的道路与精神历程,包含着戴厚英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反思。同时,通过"知识分子三部曲",可以了解作家在那个时期的思想历程,认识一个更真实的戴厚英。  相似文献   
6.
从知识生产者的角度来看,以新时期为界,戴厚英经历了与她同时代的知识分子大多走过的历程,即从"革命"改造型知识分子到"启蒙"反思型知识分子。新时期的戴厚英也同大多数知识分子一样,经历了一个身份重构的过程。但是,戴厚英又是独特的。她并不局限于倾诉知识分子所受到的伤害,而是反思知识分子的局限与困境,并寻求突破的可能性。戴厚英在小说中所展现的知识分子的矛盾与困境,不仅是那一代知识分子所共同要面对的,而且是整个现代性历程本身的矛盾与困境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根据热拉尔.热奈特有关小说的叙事视角的三种基本类型理论,研究戴厚英小说的叙事视角,认为戴厚英小说的叙事视角主要有零聚焦型和内聚焦型,且经历了从单一叙事视角到多元叙事视角的转化,这正好与新时期小说叙事视角的转化相契合,其创作对新时期小说写作技巧的丰富与变化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江琳 《学语文》2014,(6):19-20
处在城乡结合部的我们对乡土在城市化制度和进程中的没落,感触尤为深刻。利用语文课堂,开发乡土资源,渗透乡土文化,不仅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更是一种时代的责任。那么,在城市意志强势来袭,越来越多学生希望通过读书、考大学改变自己的命运——走向城市,远离"乡土"的今天,我们应如何利用乡土资源,深化语文课堂呢?一、利用乡土资源,深化知识结构选修课《语言文字应用》第一单元《四方异声——普通话和方言》从三个方面介绍普通话和方言的区别:一是读音的区别,二是词汇的区别,三是语法的区别。如果,我们的课堂仅仅停留于此,那学生的认识是空洞的、不深刻的。  相似文献   
9.
在新时期文学争鸣中,戴厚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现象。在文化转折中,她主动转换自己的角色,从文革时期的“文艺哨兵”到新时期的“人道主义宣扬者”,再到艰难的“业余作家”,最后终于成文体制内作家。通过对戴厚英角色转变的过程的分析,显示出是新时期文学秩序重建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戴厚英凭着自己独特而丰富的人生经历与敏锐的思想,在其小说中审视着知识分子所走过的道路。在其笔下,许多知识分子虽然通过与权力的抗争不懈地固守自己的精神家园,但力量却在一步步地减弱,而对于“当下”境遇的妥协又在一步步地增加,有些知识分子终于不自觉地选择了逃避或随波逐流。戴厚英感觉到知识分子的精神危机并探寻他们的自我超越之路,但最终仍没找到理想的拯救途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