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教育   54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才学应给人指明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成就口才的途径和方式。语言背后的思想方法、思维方式、认识结构、心理积淀等对口语表达具有决定作用。"思维与口才学研究"把思维作为口才学研究的重点,探讨思维特点,揭示思维规律,试图通过培养思维能力来提高表达者的说话水平。  相似文献   
2.
才学化是六朝赋创作中的一种普遍追求,南朝赋有着较为典型的才学化倾向。"人的觉醒"与"赋兼才学"是南朝赋形成才学化倾向的根本原因。六朝时期新兴的社会思潮"人的觉醒"与传统的赋学观念"赋兼才学"叠加在一起,使六朝赋的才学化特征比汉赋突出;"人的觉醒"促使六朝士人努力表现出与众不同的个性才情,促使赋家在赋的创作中运用种种艺术手段来表现出超人(包括前人)一等的才学,故南朝赋的才学化倾向比魏晋赋典型。  相似文献   
3.
虽说“才学”二字最早被用于清代的小说分类中,但早在明朝汤显祖的戏剧《牡丹亭》中,就随处可见以炫耀“学问”为主要特征的才学痕迹。《牡丹亭》兼营诸种文体、庋藏经子学问、包罗华美辞章的特点,已在一定程度上有了明显的才学倾向。  相似文献   
4.
《基础教育参考》2010,(10):I0002-I0002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授田英才学园建校于2000年9月,时称清怡小学,以国有民办起步,2009年转为民办体制。学校秉持“以善良为伴,与快乐同行”的核心理念,精心打造全心全意服务家长、服务社会的精致教育,赢得了家长、社会、教育主管部门的广泛赞誉;  相似文献   
5.
台湾学者黄春贵从多角度对《养气》篇进行了解读,认为气盛方可文工;养气有内外之分;养气有关才学。《养气》篇所讲的是怎样才是创作时的最佳状态,虚静后的气盛才有可能达到文工的目的,此外他把养气分为内外,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刘勰论述《养气》篇的目的——通过养气创造一个理想的写作状态,而养气与才学让我们感受到了在写作中作家修养的重要性与能动性。  相似文献   
6.
宋代诗人喜欢"以才学为诗"。苏轼尤甚。苏轼之所以喜好"以才学为诗",自有其不便言说的独特的创伤初衷,这就是:(1)要抒胸中"忧愁不平气",(2)作家(诗人)与学者兼于一身特殊身份所使然,(3)强烈开宗立派意识所驱使。由此形成了苏轼独特的文本类型,即:(1)用典使事型,(2)多次韵型,(3)艺术鉴赏型,(4)因物寓理型。同时,苏轼在"以才学为诗"的实际操作中,自有其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审美特征:一是经史百家学问穿插互用;二是以才学寓托诗人心志和寻求精神之"适";三是凭才学拓展诗歌题材。此外,苏轼"以才学为诗"具有极其重要的创作意义。  相似文献   
7.
欧美社会公认拥有口才、金钱、电脑是21世纪一个成功人士的象征和一个人成功的三大法宝。而口才独冠三大法宝之首,可见他们对口才的重视。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口才的重要性也逐渐为我国民众  相似文献   
8.
口语表达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不仅仅是说话时候的那个瞬间,而且应该包括说话前的准备,还应该追溯表达者长期的心理积淀。口语表达的主体是表达者,表达活动又和主体的思维紧密地联系着,因此口才学的研究重点应该是口语表达者的思维活动。  相似文献   
9.
苏轼是一个诙谐的人,诙谐早已作为一种文化品格融入了他的整个文学生命。苏轼的诗词作品有极大一部分充满着谐趣,这种谐趣大致可分为两类:单纯的诙谐和寓庄于谐,而且,苏轼的诗词作品中体现的这种诙谐是有它自身的形成原因和发展轨迹的,是在他的生平经历、性格气质、才气学识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因此,苏轼的诗词作品不仅反映出他的谐趣,而且“蚀刻”了他的谐趣的发展历程;苏轼的诗词作品闪耀着智慧的光辉和乐观的精神,是他一生人格的结晶,具有重大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中国古典美学的集大成者,刘熙载在理论上格外重视辞赋创作主体的活动,从赋家的创作心理、创作过程到赋家自身的人格修养和魅力,都有独到的论述。对人品的重视折射出刘熙载儒家功利性的文艺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