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教育   522篇
科学研究   32篇
体育   50篇
综合类   11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29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来信四则     
<正>菁灵姐姐:一直以来,菁灵姐姐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欢声笑语。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科的增加、知识难度的加深,我们的烦恼也越来越多,请给我们支一招——如何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物质文明的高速发展,由于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网络盛行,人们热衷于网络娱乐,以满足一时的快感。而人与人之间越来越消极冷漠,青少年心理承受能力普遍较差,信仰缺失.理想破灭,权利和金钱成为人们唯一的追逐目标和兴奋点,官二代、富二代任性纵欲,无知蛮横。  相似文献   
5.
张计超 《成才之路》2014,(16):23-23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世界各国的科技竞争、经济竞争越来越激烈,这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优者上、劣者汰,这就要求合格人才除了有较高的技术水平,还应有良好的心理素养和心理承受能力。而职校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工人阶层的接班人,他们的培养尤为重要。因此,在我们大力推广职业教育的今天,也不能忽视对于即将上岗的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为了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学生受挫折的心理素质培养。  相似文献   
6.
韦凌云 《山东教育》2005,(23):86-87
幼儿怕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往往离不开成人的态度与行为、孩子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等,我们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所谓弹性心理,就是指人的各种需要、期望值以及自尊心能够保持适度,能够适应社会环境和客观现实,能够随着情况的变化主动及时地自我调节,具有很大的可塑性、伸缩性、包容性和适应性。心理弹性的大小决定心理承受能力的强弱——心理弹性越好的人,承受挫折的能力就越强。具有弹性心理的人能上能下、能官能民、能胜能败、能顺能逆、能荣能辱、能伸能屈,即使在欲求不满、期望落空、自尊心遭受打击的情况下,也能始终保持心理平衡,健康愉快地生活。怎样塑造弹性心理呢?一、放弃绝对化要求心理学认为,绝对化要求是一种不合理的信念,它是以自己的意…  相似文献   
8.
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对青少年的期望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他们有文化知识。而且还应敢于创新、敢于挑战。并具有较强的身心承受能力。然而,多种研究和调查数据表明,现阶段不少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仍较多:一些人心胸狭窄、抑郁寡欢、自卑怯弱、退避畏缩、精神萎靡、自暴自弃、有心理承受障碍等等。所谓健康,应指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三个方面。心理健康的标准是:智慧能力正常、自我评价适当、情绪愉快稳定、意志品质坚强、人际关系融洽、环境适应力强。实践证明,体育运动既能改善情绪、培养人的意志、使人际关系和谐、使人正确认识自我、促进行为协调。又能培养合作与竞争意识。那么体育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培养呢?我总结几年来在这方面的有益尝试.主要有以下五点体会:  相似文献   
9.
经过调查发现,在当代大学生中,因受内部和外部环境的不良影响,部分学生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障碍。由于他们人生定位高,生活要求标准高,自我评价高,心理承受能力、对环境适应能力和自制能力差。因此不能正确认识自我,不能很好地处理个人与社会环境的各种复杂关系。深化教育改革,坚持与时俱进,应切实加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教育。只有坚持以育人为本,全面提高当代大学生综合能力,才能造就出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0.
高校学生违纪现象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中的学生违纪现象有增无减,这一现象已经引起高校学生管理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学生违纪的隐蔽性增强,出现了一些新的违纪行为,诸如网上诈骗、传销、利用先进的通讯工具作弊、经常性的上网打游戏而导致的旷课及夜不归宿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