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科学研究   4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论农村土地抛荒与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发展新阶段,农村土地抛荒严重,并呈现蔓延扩大趋势。土地抛荒造成土地资源浪费,阻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土地抛荒原因固然与农业比较效益低、农业生产条件差等农业内部因素有关,也与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存在弊端有关联。解决农村土地抛荒问题既要深化农业内部改革,更要改革现行的土地制度,推动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土地使用权流转全国普遍实行,形式多样,并取得良好效果,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完善流转机制,推动土地使用权流转健康发展,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土地抛荒问题。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在于分析利用农民工回乡创业缓解耕地抛荒的可行性。结合需求层次理论、人口流动理论,构建的数学模型分析了耕地抛荒的原因、回乡创业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城乡收入差距导致的人口流动是目前耕地抛荒的主要原因;追求自身价值实现的动机是农民工回乡创业的主要原因。最后,给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曹露 《新闻通讯》2014,(11):66-67
是记者都要采访,但,是记者不一定都"会"采访,这个"会"不是技术,而是态度。态度制约着采访的深度,而采访深度则直接关系着新闻报道的真实度。但用"事实说话"知易行难。因为我们以为的事实,有时或许只是局部的事实,要全面掌握事实的真相要用眼用耳用脚,更要用脑去思辨。去年6月的一次编前会上,江南时报驻徐州记者站上报了一篇《徐州贾汪强迫农民吃"地保"》的稿件,所谓"地保"就是当地政府将所征农民土地的补偿款不再一次性给付,而是转化成补助金和养老金,根据不同年龄段逐年逐月发放,达到养老年龄的可终生享用。  相似文献   
4.
5.
土地抛荒的经济学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的普遍抛荒是近几年来农村出现的新现象 ,对这一问题 ,可以说是众说纷纭。土地抛荒究竟是喜是忧 ?是好是坏 ?本文主要从抛荒的类型、原因、机会成本及其作用方面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从土地资源的特点看土地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有些地方土地抛荒现象较为严重。本文以此为背景,由土地自身的特点入才探讨了土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剖析了土地受到忽视的原因;认为土地是现代人类社会发展的载体,是推动科技进步的诱因之一,在现代经济发展中作用巨大。  相似文献   
7.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适度的规模经营需要相对集中土地,土地经营权流转成为必然,它不仅解决了土地面积抛荒问题,也使农村生产要素得以合理配置、优化组合,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针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由于农业比较效益低,外出务工经商农民增多,耕地抛荒现象越来越严重。长远来看,耕地抛荒是一件好事,它为农业改革委展创造了条件。当务之急,是在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从城乡社会经济共同发展的角度,利用耕地抛荒这一契机,转移农民,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土地规模经营,同时,逐步减轻农民负担,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相似文献   
9.
农民弃田抛荒的深层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我国一直在采取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但耕地面积却仍然不断下降,农村许多地方仍有不同程度的耕地抛荒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方面,受利益驱动的影响、制度运行和政策环境的影响、自然条件的影响及心理方面的影响等.只有剖析清楚土地被弃耕的原因,才能知道采取什么样的对策保护耕地.这是我国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和基础.  相似文献   
10.
苦难的代价     
在江西德兴市,江西铜业集团下属的多家矿山企业,多年将工业废水排入乐安河,使得当地农田抛荒,癌症高发。面对群众的质疑,排污企业仍依据20年前一次调查结论的标准赔偿,摊到受害群众手上,人均不足1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