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科学研究   2篇
信息传播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初中生》2011,(13):11
1940年春天,周恩来身着粗呢西服从苏联回到中国,带回一架电影放映机和5部苏联电影胶片——《列宁在十月》、《列宁在一九一八》、《夏伯阳》和《高尔基的!!!  相似文献   
2.
电影欣赏     
《小学语文》2012,(9):9-9
天堂电影院 这是影迷心中的神作,电影爱好者永不老去的经典。童年种下什么,,收获的也将会是什么,片中的小多多收获的是透过胶片的那一道道光束。贫穷年代,一个电影院便是一个小镇每一个人的快乐之源。影片最后,当多多收到老放映员留给他当初剪掉的片花时,那一连串的吻,辉映了童年的美好和希望。电影是浓缩的人生,而人生是延长的电影。  相似文献   
3.
李君剑 《课外阅读》2013,(18):28-29
<正>贾平凹近8岁时,父母多次教他10以内的加减法,他还是不会计算。那年下半年,教书的父亲把正在墙根下玩打石头的他拉起来,给了他一个书包:"你不能再玩了,快跟着我到学校上学去吧。"那年秋天,喜欢绘画的他突然蘸着黑墨水,在自己家的围墙上画了一个四角的亭子,几棵很高的树,还有一些波光粼粼的水。邻居看到后,大为赞赏:"这孩子画得好,将来能当个画匠。"贾平凹听了,  相似文献   
4.
我看放电影     
神行太保:年初的时候有部电影很火,大家即使没看过估计也听说过了——没错,就是美国大片《阿凡达》。那段时间,电影院里可真是人山人海啊,太保我虽然身手敏捷,但也被挤得晕头转向……晕乎乎的我忽然想到一个问题:电影究竟是如何放映的呢?下边的这篇报道就带各位走进电影放映室——  相似文献   
5.
导言 “样板戏”这个概念对于今天的年轻人来说是很陌生的,但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它对于人们却是如雷贯耳.在没有电视、没有电脑、没有电话的那个时代,它可以说是全体人民文化生活的象征. 样板戏是“文化大革命”中一个特殊的词语,是江青等人把当时一批文艺作品视为开无产阶级文艺新纪元的封号.“样板戏“一词源于《人民日报》1967年5月31日的社论《革命文艺的优秀样板》,而被确定为样板戏的文艺作品只有8部,它们是京剧《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海港》、《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乐《沙家浜》.后来陆续出现的京剧《平原作战》、《龙江颂》等9部作品,不在“样板戏”之列,而被称为“样板作品”.所有的“革命样板戏”也都被拍成了电影,很多时候看电影也就是看样板戏.  相似文献   
6.
一个人可以对他人在任何方面缩手退步,而绝不能对自己的父母退步缩手1982年冬,父亲的病愈发严重,那时我已经是个有4年服役期的老兵,是图书室的管理员。家里窘到极处时,父母想到了我,想到了部队的医院。于是,我请假回家去接父亲。不消说,父亲是抱着治愈的期望来住院的。在最初的半个月,因为医院比较暖和,他的精神也好,病似乎轻了。那半个月的时光,是我这一生回忆起来最感自慰、最感温馨的短暂而美好的日子。因为,那是我这辈子唯一一次孝敬父亲于床头的两周。每天,我顶着北风,走四五里路去给父亲送饭,一路上都哼着  相似文献   
7.
“赶”电影     
正我喜欢看电影。电影给予我的最深切记忆,既不在热闹喧腾的都市剧场里,也不在小资情调的家庭影院里,更不在内容芜杂的网络宽带里,而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乡间地坝头。那时候,农村连黑白电视机也没有,各村各社轮流请乡里的放映队来放露天电影就成了人们最重要的文化娱乐生活,也成了我们小孩子心里最简单又最快乐的企盼。因为看电影往往要赶时间、赶很  相似文献   
8.
《初中生》2011,(5):11-11
1940年春天,周恩来身着粗呢西服从苏联回到中国,带回一架电影放映机和5部苏联电影胶片——《列宁在十月》、《列宁在一九一八》、《夏伯阳》和《高尔基的青年时代》等.当时延安还没有人会放电影,周恩来便亲自负责电影放映工作,并将俄语对白翻译成中文,与毛泽东一起讨论这些苏联电影。  相似文献   
9.
最近,听了一位老师执教的《圆的认识》一课。该老师把几个名师的经典之笔都融入到自己的教学设计中,容量大、内容杂,弄得自己在课堂上成了幻灯放映员,学生成了观众。  相似文献   
10.
陈晓红 《视听纵横》2006,(1):111-113
一、整理电影胶片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电影胶片做为一种文献的载体形式,其具有保存时间长的特点,但不易于保管,对保存的环境要求非常高,其作为一种文献形式,最大的缺点就是使用极不方便,不仅观看时需要专业的放映员和复杂的放映设备,还要有专门的场地。而且,需要利用者无法象电视磁带那样,直接对电影胶片加以剪辑而方便地使用其中的素材,这样就需要对电影胶片中的资料存贮格式加以转换,成为现在普遍可以利用的形式,如磁带或光盘。磁带可以分为数字和模拟的,光盘也可以分为VCD和DVD。显而易见,模拟磁带在保存信息方面,不论从信息数据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