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258篇
科学研究   36篇
各国文化   15篇
体育   25篇
综合类   14篇
文化理论   8篇
信息传播   5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2.
喻军 《兰台世界》2004,(5):42-43
关于古代文明起源的标志或要素,学者们历来说法各异。摩尔根认为文明时代始于标音字母的出现和文字的使用。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观点,那就是国家的产生。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先生指出:“现今学术界一般把‘文明’一词用来指一个社会已由氏族制度解体而进入有了国家组织的阶级社会的阶段。这种社会中,除了政治组织上的国家以  相似文献   
3.
《浙江档案》2004,(5):42-42
何忠礼在《浙江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撰文指出,在中国古代的日常生活中,有种种忌讳,其中最普遍也是最重要的一种忌讳,就是对尊者、长者、贤者的名字不能直接说出或写出。人们将这种忌讳称做避讳。避讳起源于西周,但当时的规定还比较宽松,如不避偏名和嫌名,在诗文中不必避讳,特别是只对死者加以避讳等。从秦汉以后,避讳逐渐严格化,不仅生者也须避讳,二名要避讳,要避讳嫌名,无论说话或写字都要避讳,盛行私讳,甚至为避讳而改姓等等。避讳的方法很多,至少有改字、空字、缺笔等七种。避讳虽然使史籍的记载造成了混乱,给史料的运用增加了困难,但…  相似文献   
4.
战国秦汉时期的里社与私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长江流域出土的简牍材料表明,战国秦汉时期南方楚地存在着很多里。里皆有其社,社主又有“地主”、“侯土”等异名。围绕着里社的巫术活动十分盛行。从战国至汉代,里、社合一之制基本得到沿续,然而里、社分离的历史趋势已明显存在。西汉晚期,民间百姓在里社(官社)之外另立私社。东汉初年的《序宁祷券》证明了此种私社的存在,西汉中期邗江汉墓的《神灵名位牍》和秦朝末年的周家台秦简《日书》中关于私社的内容,比文献中唯一一条材料(见《汉书.五行志》)要分别提前36年和177年。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进步、文明的发展,人的健康、生命的安全应该得到国家的高度关注,社会应该为此做出努力,采取一切维护、保护和救护措施。这既是社会文明的一个标志,更是我国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6.
西汉时期,赋体文学的“铺陈手法”、“主客问答的结构方式”及“对偶俪辞”等特征对其时的散文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促使了散文的赋化并为骈文的出现奠定了基础。而这种影响的发生与西汉时期思想界特别强调阴阳二元观念和礼制建设有着密切关系,它通过内化为士人对“雅”的审美追求而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7.
荀子理论中蕴涵着丰富的社会分层思想。人性论和社会起源论是其理论基础,等级分层和职业分层是其理论核心,礼制是其实现社会分层和建立王道政治秩序的手段。研究荀子的这一思想,将有助于对当前社会不平等现象作出正确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中国德育》2005,(3):64-65,71
普及群众性的救护知识和技能是国际红十字会的传统工作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明确将。普及卫生救护和防病知识,进行初级卫生救护培训,组织群众参加现场救护”列为中国红十字会履行的职责内容。《救护》一书从减少事故和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保护生产力、降低伤害造成的伤残和死亡的需要出发,介绍了救护新概念、心肺复苏、气道异物堵塞、创伤救护、常见急症、意外伤害、灾害事故的评估、判断、呼救及抢救程序、操作方法、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
漫谈孔庙     
河边 《中国考试》2006,(5):56-59
孔庙,又称“至圣庙”,是祭祀孔子及其夫人亓官氏和七十二贤人的地方,是推广儒家教化而兴建的重要礼制性建筑。也称“夫子庙”。由于很多地方同时建有奉祀关羽或其他历代名将的“武庙”,与此相对应,孔庙还称“文庙”。由于曲阜孔庙是“本庙”,所以很多时候说起孔庙,也特指曲阜孔庙。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的鲁国人。孔子提倡道德修养,实  相似文献   
10.
《左传》一书所反映春秋时期礼制的基本情况,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吉礼,吉礼为祭祀典礼,包括一年四季的例祭郊,雩,蒸,尝及禳解自然灾异的崇祭。2.凶礼。凶礼为丧葬制度,有会葬,助丧,殉薤等。3.军礼,军礼为军旅征战之事,有训练军队,行军作战时的祭祀与占卜,战后的赏罚情况等。4.[宾礼,宾礼是春秋时期朝聘,会盟的外交礼仪和制度。5.嘉礼,嘉礼乃婚嫁之俗,包括纳彩,问包,纳征,纳吉,请期,亲迎及膦婚等,另外,文中还简单介绍了春秋时期其它一些关的政治制度,如宗法官制,城廓规模,告逆等,文章最后简单论述了周礼对春秋时期社会生活的影响及;礼制观念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