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教育   154篇
科学研究   30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旅闻天下     
《大观周刊》2006,(40):97-97
航协停发纸质机票,中国公民随团出境游目的地新增5国,新疆推出冬季旅游经典线路和热点冰雪旅游区,巴丹吉林沙漠被确定为中国沙漠探险旅游地,澳门第三季度旅游物价有所下跌,昆明市导游协会对14名会员给予通告表扬,禄劝轿子雪山客运索道开放。[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旅游学界目前很重视方法论研究,旅游论证越来越美丽。针对这一现象,以旅游地理学思维方式,探讨了位于其前的基础理论研究,推测了居于其后的将关注的研究风格,认为旅游研究客观性有所减弱而能动性开始增强,符合地理学的文化转向判断。由基础理论转向方法论,使旅游研究具有了客观与主观相混合的性质,符合旅游多学科特征。进而,本文认为旅游知识将分裂为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两部分,彼此相互作用但不会融合,也不会背向行至无关联,两者组成的旅游知识系统将环绕生活系统做运转。最后,文章提出了阶段论观点,虽然与其他阶段论理论有相同之处,但各阶段不存在严格的先后顺序,旅游研究要进入最后一个阶段——哲学探讨,就一定要有可被非旅游领域认可并采纳的知识贡献。  相似文献   
3.
跨学科研究是旅游研究中一种重要的手段,文章从社会学、传播学和旅游学三角度出发,主要就跨民族文化传播、文化冲突和文化控制三方面,分析了民族旅游目的地因旅游产生的正、负影响,进而提出了加强法制建设、加强教育、加强舆论导向和发挥群体作用等具体措施,以图促进民族旅游的健康发展和民族旅游目的地文化的进步.  相似文献   
4.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图文传播的方式越来越多,将图文与旅游联系在一起进行的研究也日益增多,但通过图文表达,进行海岛旅游地形象研究的相关文献尚且较少。本文尝试从游客凝视视角探究海岛旅游地形象塑造与宣传,文章以游客凝视为着眼点,以蜈支洲岛为例,通过获取蚂蜂窝网站上的游客游记作为网络文本资料,提取高频关键词,发现游客凝视的焦点,进而形成对海岛旅游地形象的探讨,提出海岛旅游地形象塑造与推广方面的相关建议,促进旅游地发展,以求实现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通过实地调研和专家咨询,构建了湖泊型旅游地开发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湖泊型旅游地开发评价因子的特性,将其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数值型因子,一类是模糊型因子,分别对其进行评价,进而提出一种具有兼容性的湖泊旅游地开发综合评价模型。运用此模型对环巢湖旅游地开发条件进行综合定量评价,得出环巢湖旅游地综合评价得分是7.626,总体上属国家级旅游地,并对定量评价结论进行了相关讨论。  相似文献   
6.
旅游用地即是土地利用中用于旅游业发展的土地资源。广义的旅游用地是指旅游业用地。通过对旅游用地概念的诠释以及对其复合性特征的描述,分析了旅游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概念系统、存在的问题及规避的对策,提出政府应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中加入对旅游业用地的专门规划。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云南省目前旅游用地现状及实现旅游业旅游用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文章首先对旅游地社会文化变迁的理论基础进行简单的评述,然后介绍集体记忆理论的渊源与应用,最后从记忆主体、载体与社会文化变迁,集体记忆与人、时间、空间,集体记忆机制与社会文化变迁的影响因素方面说明该理论在旅游地社会文化变迁中的应用设想.  相似文献   
8.
最近,一个叫阿尔巴尼亚的国家成为了全球热门旅游地。这个经济落后的国家之所以能吸引众多旅游爱好者的眼球,并不是因为它的风景有多么迷人。而是因为那里一夜之间多出了数以万计的旅馆。  相似文献   
9.
有效地将文化内涵予以呈现是山岳旅游地转型升级、寻求差异化发展、提升竞争力的关键举措。在分析麻城龟峰山发展现状尤其是文化内涵呈现存在的遮蔽问题的基础上,引入景观设计的相关理念来探讨其寿养文化内涵的呈现。并提出从营造寿养文化氛围、注意形象标识及景观节点设计、强调景区主题与功能分区文化景观主题的一致性、优化景区空间格局四大方面来呈现龟峰山寿养文化的构想。  相似文献   
10.
微山湖的奇特在于,她既是红色的,也是绿色的。红色的微山湖,记载的是英勇的抗日革命史,绿色的微山湖,阐释的是绝美的生态旅游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