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2.
存疑无罪判决生效后,检察机关依据"新的事实、证据"重新起诉虽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是不利于保障人权及实现诉讼效益。刑事诉讼一事不再理原则作为保障生效裁判既判力的重要原则,是限制重复追诉的理论基础,可以对重新起诉进行规制。我国应当确立以"同一事实行为"为"一事"标准的一事不再理原则;正确定位存疑无罪判决,使其具备充分的既定力与公信力;将重新起诉导入再审程序,使其从常态转为例外;同时还应对再审启动所依据"新的事实、证据"作出明确限定。  相似文献   
3.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62条第3项之规定,吸收了无罪推定关于疑罪从无的内容,正式确立了疑罪从无的原则,是立法上的一大进步,体现了我国民主与法制的进步.但是该项之规定也并非是十全十美,无可挑剔的,也存在不当之处,需要加以修改与完善.本文即对于该项规定之修改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4.
在公诉案件中,公诉机关事实上也参与法律推理.在需要进行实质法律推理的场合,公诉意见与审判意见的分歧往往体现着法律推理前提的对立。以刑法基本原则作为法律推理的前提,不会导致道德在审理过程中代替法律.法官应尽量立足事实进行法律推理,以实现合法、合理、合情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无罪判决是司法公正的重要标志,然而,由于我国法检系统内部不合理绩效考核制度的存在,限制了应有的监督、制约机制的发挥,导致无罪判决率处于较低水平,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对于促进司法公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司法改革进程中,检法两家起着关键性作用。由于我国法律赋予两家的权力与地位不均衡,在司法实践中产生了不少问题,由此折射出来的检法关系也成为学者研究探讨的热点。基于权力分配不均这一根源,多数学者持有栓法冲突的论断。本文以无罪判决为切入点,通过数据统计分析无罪判决率的现状,初步考察司法绩效考核制度,根据该制度的影响,揭示检法两家在无罪判决上呈现出来的合作与协商关系,并对这种关系的合理性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7.
土耳其大作家、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尔罕·帕慕克终于因言获罪。在最高上诉法院连续推翻此前下级法院的无罪判决,并将个人的爱国感情解释为不容侵犯的宪法基本权利之后,伊斯坦布尔西什里区民事法院终于在不久前对帕慕克做出有罪判决,  相似文献   
8.
我国刑事案件无罪判决率处于“低迷”状态,无罪判决大有流于形式之势.通过对刑事案件无罪判决现状的分析并探求其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无罪判决被形式化的建议,以使无罪判决机制真正实现防范和纠正冤假错案的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9.
倪玮 《大学生》2016,(Z1):121-124
2015年11月10日,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裁定"湘潭大学研究生杀人案"被告人之一曾爱云无罪。曾爱云,1997年考入湘潭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本科。2003年,在本校攻读硕士学位。2003年10月曾爱云认识了同级研究生李霞。彼时,李霞正与恋爱4年的周玉衡闹分手,与曾爱云渐渐互生好感。10月27日晚11点40分左右,周玉衡的尸体在学校工科南楼外的草丛中被发现。从2004年9月,曾爱云第一次被认定为谋杀周玉衡的主犯被判处死刑,到2015年7月被无罪释放,曾爱云先后在湘潭市和湘潭县看守所里度过了4382天,从26岁到38岁。据了解,此案的无罪判决是基于"疑罪从无"原则,和亡者归来、真凶出现后判决无罪的案子截然不同。2015年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这项庞大的系统工程稳步推进中。这里整理了郭子俊和何家弘回顾1995年美国辛普森案的裁决,从中可以知道美国的陪审团制度、证人的权利和义务,对了解我国陪审制度的改革、刑事诉讼法的调整和变化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由于立法疏忽,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九条解读有误,使宣告无罪、立即释放这一司法活动产生了不应有的负效应.<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九条的规定在性质上属于变更强制措施,而非执行刑罚.立法应将这一条款规定在一审程序中,同时对该条款做适当的限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