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用好引语,是写活消息的重要手法之一。直接引语,可使读者产生积极的心里暗示:“这里说的都是真的”,产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和如见其人的感觉。引语增强消息报道的可信度。《市长吴官正“微服”私访备尝旅客之苦》是一篇获全国好新闻奖的消息。这篇消息除内容好外,写作上的一大特色,就是用活引语。下面让我们来一起阅读分析这篇消息。本报讯吴官正市长昨日清晨“微服”出访武汉港十五码头,尝到了劣质服务苦头后说:“武汉的服务工作没有抓好,市长挨骂活该!”15日晚,两位外地同志找到吴市长家里反映:“武汉市有些旅社、码头的服务态度太差了!”昨晨5点多,吴市长起床,披一件大衣,徒步半小时来到武汉港十五码头。6点刚过,一  相似文献   
2.
一个常见不等式证明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已知:a,b,c,d都是正数,求证:√(a b)(c d)≥√ac √bd. 此题证法很多,现用作商比较及均值不等式加以证明.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诗词的王国,从源头《诗经》、《楚辞》开始,我们的文明历史长河中沉淀了汉赋、唐诗、宋词……,留下了灿烂的艺术瑰宝。教育部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学生要“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在高考背景下的诗词鉴赏题和名句名篇默写题也可看出诗词文化的重要地位。但教师教、学生学这些诗词名篇时若只定位于诗词鉴赏和背诵默写,则是大大浪费和忽视这笔财富的价值,因为应该把它融入到写作这一广阔天地,让它发挥更大的作用。教师作文教学时引导学生从浩瀚的传统诗歌海洋中撷取菁华,丰富文章的文化底蕴,使文章变得生动灵气富有书卷味。  相似文献   
4.
<正>在说话、写文章时,我们常常会引用别人说过的话或写过的诗文,有时也会引用自己写过的话。这种写法,叫作"引用"。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吴晗写过一篇《谈骨气》的文章,文章开头说:"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  相似文献   
5.
引用,指用别人说过的话或熟语、典故、故事、歌谣来表达己意,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所引用的话语、熟语等称为引用语。引用有明引和喑引。指出引用语的出处,或是用引号标示.或出处引号并用是明引:不说出引用语的出处并把它融入自己的诗文中是暗引。明引和暗引是引用的一般用法,课文中不难见到用例。还有一些较为特殊的引用.在课文中有释引、断引、意引、化引。  相似文献   
6.
明引与暗引     
引用,辞格之一。它有明引与暗引之分。明引就是完整地引用别人的话,在这种情况下,引文末尾的点号要保留在引号内,这个点号是属于引文的。暗引就是把引文融入作者的文句之中,使之成为作者文句的一部分,这时,引文末尾的点号去掉不要。  相似文献   
7.
8.
易芸 《西藏教育》2008,(6):18-18
古诗词用典故常见的有两种方式:明引和暗引。明引是对典实作出较为明显的概括或引述,即使有所改造,但并不晦涩,读者一看就能明白,如曹操《短歌行》中的“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暗用,即引用时不露出典故的痕迹,所述之事与典实相合,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诗句中的“谢公屐”、“天鸡”两典故皆与其所虚构之想象相合。  相似文献   
9.
牵挂     
正当友人的马车消失于地平线,当情人的身影渐行渐远,当离乡的船只沉重驶远,故乡的一切渐渐模糊……即使是天涯海角的距离,你在彼方也能听到来自远方的呼唤,那么强烈、有力。仿若一根红线将他们紧紧连系在一起,这根红线就叫牵挂。牵挂连接着分隔两地的朋友。"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