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篇
科学研究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曹建芬 《辅导员》2014,(15):78-79
<正>"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易传》"要充分相信学生,充分依靠学生。""教育可以这样简简单单地来做,但学生能够学得无限精彩!"——生本教育专家郭思乐"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洋思中学"八字经验"  相似文献   
2.
正"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易传》"要充分相信学生,充分依靠学生。""教育可以这样简简单单地来做,但学生能够学得无限精彩!"——生本教育专家郭思乐"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洋思中学"八字经验"  相似文献   
3.
吴琰 《考试周刊》2012,(23):39-40
易简”出自《易》之《系辞传》第一章:“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意为“乾卦以容易的方式来主导,坤卦以简单的方式来动作”,“容易就易于让人了解,简单就易于让人跟随”,“光靠容易与简单,就可以使人领悟天下万物的道理”。  相似文献   
4.
易简生本课堂就是智慧与灵动的课堂,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课堂,是充满创造性与拓展性的课堂。要打造易简生本的智慧灵动的语文课堂,应做到自主探究,激发智慧;互相倾听,启迪智慧;动态生成,催生智慧。  相似文献   
5.
正作为美丽学校行动之一的"美丽课堂",我觉得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美丽的课堂"。这个"美丽",更应该解读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从而解释为"使课堂美丽";而"课堂",也可以拓展它的概念内涵,不仅仅是指40分钟的课堂。我们江苏省张家港市暨阳实验小学近年来一直在试着用"易简生本"理念,努力使课堂让老师和学生都明显地感觉到变"美丽"起来。  相似文献   
6.
刘召元 《科教文汇》2008,(13):45-46
宋代大教育家陆九渊的“易简功夫”读书之法与另一大教育家朱熹的读书法相比,以其迥异、独到而闻名,二者并行于世,都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相对于朱熹的“读书六法”,陆九渊的“易简功夫”读书之法对于我们当今所提倡的“素质教育”“大众教育”以及我们的新课改所倡导的“快乐教育”似乎更有意义。本文力图剖析“易简功夫”所蕴含的主要含义,再结合我们所处的教育的环境和时代特色进行分析,从而指出“易简功夫”对于我们当今的“素质教育”“大众教育”和“快乐学习”都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7.
朱陆无极太极之辩非如时贤所说 ,只是朱陆之争的副产品 ,没有思想意义 ,这一论辩的本质是是否易简之争 ,而非其他。极字训至训中的争论 ,也决非只是文意理解上的不同 ,而是朱陆在思想特性上的根本对立也就是是否承认易简在训极问题上的集中表现 ,训极问题内含着丰富的思想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陆九渊集》的分析讨论,可从学理层面上厘清陆九渊"易简"教学法的理论依据。结合对发明本心、优游读书与六经注我诸命题的阐释,可揭示"易简"教学法的涵义:强调随机启悟,教导受教育者自己向内心去体认"本心",以端正做人的动机,从而认知外在的道德规范而有所得;要求教育者主动宣讲教化,论事析理,以情动人,鞭策鼓励受教育者明辨义利,立定志向。在读书理论上,陆九渊主张平淡简易、优游厌饫;在治学立场上陆九渊则主张学者应善于利用儒家经书里的思想智慧,以张扬自己当下的生命意义。"易简"教学法是陆九渊心学教育区别于朱熹理学教育的一大标识,对中国教育史上宋明心学教育学派的产生具有开创意义。  相似文献   
9.
"守约"是孟子提出的一个概念,"守约"就是"守心"。和孔子的"心性"之学相比,"守约"过分强调了"仁",而忽视了"礼",有"重内轻外"的特点。孟子认为,只要能"守约"、"发明本心",就有了成圣成贤的可能性,"守约"开启了"心学"的传统。在宋明理学中,朱、陆在解释"守约"时产生了分歧,反映了理学与心学在经典诠释上的差异,陆象山还把"守约"发展成"易简之学"。王阳明心学也继承了"守约",但其"致良知"学说,更加丰富完善了这一理论。  相似文献   
10.
明代著名平民哲学家和教育家王襞继承其父亲王艮的百姓日用即道的思想,主张易简,并把良知看着是至易至简之道。他要求人们在百姓日用中学习,在即事和实践中获得学问,求得真理。研究王襞的易简之道与他的日用之学,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理论学习的要求,掌握好理论联系实际和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