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普罗普的故事形态学研究强调了系统描写相对于发生学研究的优先性。然而其角色和功能分析取消了内容成分,导致了文本的极端缩减。20世纪60年代,列维*斯特劳斯针对普罗普的方法问题撰文申明结构与形式的差异,指出了普罗普故事研究中的形式主义因素特征。他认为形式主义的困境在于它不能重构其本身由以出发的经验。就口承文化传统研究而言,普罗普的故事形态学及斯特劳斯的批评在对民间叙事作品的描述与分类及文本与语境的关系等问题上给人以多方启示。普罗普试图捕捉内在于民间故事的自治原则,而斯特劳斯则试图发现隐匿于作品(如神话)背后的观念形态。  相似文献   
2.
白瑞斯  何少波 《文化遗产》2010,(4):82-91,158
自2005年原版的《格林童话》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档案遗产之后,产生于19世纪的这部文献又引起了公众高度的重视。正如文学研究所揭示的那样,里面的故事从严格意义上讲并非都是"本真"的民间故事,而是经过格林兄弟改写的文学作品。尽管如此,俄国形态学家普罗普在1928年将其中的一类定义为"魔幻型故事",认为其中保留了大量的结构性财富。近年来苏黎世心理学家比绍夫(Norbert Bischof)继续发展了这一理论。他认为格林童话和世界其他类似的童话之所以会获得其文化上的重要性、并引起广泛关注的原因,是因为它们反照出了人类成长期(约在16到25岁)的一些本体生成方面的问题,不论这些故事被设置于怎样的文化背景、经过怎样的文学处理和具体内容的变更。因此从深度的心理层面上看,格林童话仍然是相当"本真"的民间文学。  相似文献   
3.
以《怪物史莱克1》为例,试析普罗普理论功能理论是否能运用于梦幻电影的分析,并探讨其在运用中所碰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普罗普的《故事形态学》一书开形式主义故事学研究之先河。他在此书中提出的故事形态学理论,具有伟大的创新之处。但这种创新是在继承和扬弃前人理论成果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这一理论本身也在后世经历了接受与误解的境遇。文章在评述普罗普故事形态学理论的基础上,考察了这一理论的渊源和历史境遇。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著名文艺理论家、民间文艺学家弗.雅.普罗普(В·Я·Пропп,1895~1970)开故事文本形态研究之先河,通过分析《阿法纳西耶夫故事集》里从50号到151号故事,发现神奇故事具有结构上的同一性,指出故事的核心是角色的“功能”,提供了故事的新的研究方法,对结构主义叙事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普罗普故事学思想与维谢洛夫斯基的“历史诗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普罗普的故事学理论直接继承发展了维谢洛夫斯基“历史诗学”的某些重要思想 ,二者的学术渊源关系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梳理总结 :一、维谢洛夫斯基的“情节诗学”与普罗普的故事结构功能研究 ;二、维谢洛夫斯基的历史起源学研究与普罗普的“民族志主义”;三、方法论 :“归纳诗学”与历史主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叙事策略入手,应用普罗普关于民间故事的经典叙事理论分析了电影《达·芬奇密码》成功的原因,并进一步验证了普罗普的经典叙事理论可以适用于大部分的叙事类型,尤其是大众文化的诸多叙事类型,诸如民间故事、戏曲、话本小说、武侠小说、连环画以及当代的电影、电视剧等等。而且这种经典电影类型化叙事方法仍然是保证商业电影成功的重要砝码。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叙事策略入手,应用普罗普关于民间故事的经典叙事理论分析了电影《达·芬奇密码》成功的原因,并进一步验证了普罗普的经典叙事理论可以适用于大部分的叙事类型,尤其是大众文化的诸多叙事类型,诸如民间故事、戏曲、话本小说、武侠小说、连环画以及当代的电影、电视剧等等。而且这种经典电影类型化叙事方法仍然是保证商业电影成功的重要砝码。  相似文献   
9.
张春蕾 《文教资料》2012,(10):91-92
普罗普关于童话故事"角色—结构"的理论可称为结构主义叙事学的开山理论。谍战剧与童话故事一样,虽母体变化多端,但故事中的一些功能却多有相同之处。本文试图通过对当前热播谍战剧《潜伏》和《悬崖》的比较分析,找出隐藏在谍战剧复杂情节下的相似的功能及形态。  相似文献   
10.
《圣母玛利亚的孩子》是格林童话故事中的一则。笔者以普罗普叙事理论为指导,分析《圣母玛利亚的孩子》这则童话的构成单位及其相互关系,按照故事情节发展顺序分析童话中功能项,得出这则童话故事的功能图示,并通过分析童话象征性语言,揭示其中所蕴含的道理。从无意识视角解读主人公心理,探讨童话对于培育儿童健全人格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