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450篇
科学研究   12篇
各国文化   10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8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3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存废科举的论争伴随科举制始终。本文试图探讨北宋时期这一论争产生的由来和论争的具体背景、情形、内容度其结果,并从中总结出可资借鉴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2.
多年以前.曾有一首名叫《生活)的朦胧诗让人记忆深刻诗的内容只有个字——“网”。  相似文献   
3.
撰写书评必须实事求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文章针对目前书评工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提出撰写书评必须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破除迷信,坚持“是是非非”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李泽厚成名于1950年代,却在1979年到1989年之间,成为“我们时代最灵敏的思考”;在“读朦胧诗和李泽厚长大的一代”中,是新启蒙运动当之无愧的领袖。有人说他要做柏拉图笔下的“哲学王”,也有人说他想做书斋里的革命,无论如何,他是在那个集体癫狂、思想禁锢的“革”年代里,仍然保持着清醒思考的知识分子之一,是一个在众人失语、学术满目荒芜的年  相似文献   
5.
"文学与思想"的论争,在新世纪文坛方兴未艾。文学所需的思想,既应复杂而深广,又应独特而新颖,更需经过审美转化:复杂与深广,要求作家不断深入挖掘题材;而独特与新颖,则要求作家形成个性化的社会人生感悟,对既定思想保持必要质疑;至于审美转化,则要求作家努力促成思想的情感化、形象化和形式化。  相似文献   
6.
表现主义作为德国现代主义文艺思潮,在美术、文学、电影、音乐和建筑等领域都取得了明显的成就,但在表现主义文艺思潮沉寂之后的1937—1938年间的关于这场文艺运动的论争再次将人们的视线引向表现主义,这场论争有一定的偏向性,但论争本身也使人们加深了对表现主义的理解,该文拟对这场论证的缘起和内容进行说明,并指出这场论争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1月6日 晴 很久没有写下如此精致的题目了,是的,很久没有这么沉重而又充满希望地等待一件事的到来,纵使它就像《等待戈多》里那迟迟不来的希望,我也依然苦苦等待它庄严神圣的到来,等待“春天,十个海子全部复活”。[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朦胧诗这一文学现象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尤其是这种诗歌思潮产生的社会原因与它在诗歌发展道路上的意义是有学术性和现实的价值。从心理机制这个角度来审视朦胧诗人群体的情绪结,旨在从一个新侧面阐明朦胧诗所达到的思想内容的高度和艺术探索的成绩。  相似文献   
9.
1985年以后,“朦胧诗人”逐渐引退,“朦胧诗”的单向度写作已经不再为更年轻诗人所满足。随着国人艺术观念的解放,诗歌写作风格也日趋多样。以时间为标志的“第三代”、“70后”、“中间代”、“80后”和以作品价值取向为标志的“知识分子写作”、“民间立场”、“下半身”等命名相继出现;各种写作潮流之间分野日益明显,并引发多次论争;民刊的日益兴盛与互联网的出现,使诗歌写作和发表打破了以前官办刊物的垄断地位。这一切,使近20年来的中国诗坛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10.
“革命文学”论争给鲁迅的心路历程带来了巨大影响。在论争中,鲁迅正确分析了中国革命的形式、性质和方式问题:作家的世界观改造问题:文艺与政治、与生活的关系问题及文艺的特点等问题。通过这次论争加强了鲁迅对马列主义理论及文艺理论的学习与运用,促进了他的思想的转变,从此开始了他的左翼文化的生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