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各国文化   2篇
信息传播   4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阅读”八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阅<中华读书报>2008年4月2日一期上朱正琳先生的文章<我已经读了很久>,引发我自己关于阅读的许多感想,于是付诸笔端.个中想法,虽不免老生常谈,但也有一点自己的真实"心得".  相似文献   
2.
一直以来,学者是档案的主要利用者,编研材料走的也是一条“贵族”路线,面向专家学者,提供史学研究,深藏在象牙塔中,站在高坛上俯视众生,多以内部刊物的形式出版,即使是公开发行,也鲜有能登上排行榜成为畅销书的。最近,有一本汇集手稿、老照片的《鲁迅图传》出版,研究鲁迅是个学术性很强的问题,而作者朱正在前言中却开宗明义地写遭这是一本大众读物而非学术著作。  相似文献   
3.
刘合菊 《辅导员》2014,(15):72-72
<正>一提到"后进生"这个词,大家都认为他(她)们是各方面都很差的学生。而我不这样认为,我认为"后进生"并不是在各方面都是绝对的差,而是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内与其他同学相比在某些方面表现的不如其他同学。所以我认为:后进生是相对的,后进生是受相关因素影响的,后进生是可以转化的。下面我就从这三个方面谈谈我的看法。一、后进生是相对的后进生是相对的,一个后进生并不是事事都是  相似文献   
4.
因为《记念刘和珍君》的巨大影响,以及大量三·一八惨案的资料汇编,此事似已题无剩义,譬如朱正最新的鲁迅传记《一个人的呐喊——鲁迅1881—1936》(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在第十五章“刘和珍之死”里仍然是政府屠杀、群众惨死、泣血控诉的旧说法。但实际上,这些认识和价值判断都明显受到了鲁迅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矣勇 《云南教育》2010,(1):39-40
在此次评出的100名云南教育功勋奖获得者中,有12人来自中等职业教育,昆明铁路机械学校教师朱正便是其中之一。初见朱正,除了透露出的慈祥,年近花甲的他看不出有什么过人之处。但是看过朱正履历的人,便会意识到这位朱老师不简单。  相似文献   
6.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朱正威先生从教50周年教育教学研讨会。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北京师大附中,向出席这次会议的各位领导和来宾们表示热烈欢迎,对大家多年来关心和支持师大附中的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对师大附中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朱正威先生,表示热烈的祝贺!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思想文化和学术研究的发展,梳理、总结我国历史教育史不仅意义重大,也是学术研究的常规做法。近60年来的历史教育研究无疑是我国历史教育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历史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的研究生,在学习赵亚夫教授“历史教学问题研讨”专业课时,都要花较长时间仔细梳理这段历史。这既是学术研究的需要,也是对前辈学者的尊重。赵恒烈先生去世后,赵亚夫教授认为有必要做些抢救性工作,即除了加强文本研究外,还应该留下口述材料。  相似文献   
8.
名师朱正威     
储召生 《山东教育》2005,(29):61-62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在“朱正威先生从教50周年教育教学研讨会上”上说:“朱正威的名气,是朱先生从教50年来一节课、一节课地讲出来的。”还是让我们从一个中学生物教师的角度去认识这位名师吧。  相似文献   
9.
著名学者朱正从25岁写鲁迅传记起,至今已是第5次写鲁迅传记。新作《一个人的呐喊》引用了大量的新材料,纠正了一些学术界流行的看法。朱正分析大量资料之后推断出,鲁迅与周作人失和原因在于周作人妻子羽田信子癔病发作,周作人轻信妻子谗言所致。此外,朱正还认为,《伤逝》这篇小说实际上足哀悼兄弟恩情。1925年10月12日的《京报》副刊上,周作人发表了一篇短文《伤逝》,借了罗马诗人的一首诗和英国画家的一幅画,  相似文献   
10.
杨勇诚 《物理教师》2007,28(10):26-27
1问题的提出 物理实验是进行物理知识教学的主要手段,是训练实验技能和培养科学素养的必要方法,是养成良好心理品质的重要途径,是物理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70年代起,我国著名物理教育家、苏州大学朱正元教授就当时中学的办学条件,提出了“坛坛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的教育思想,指导广大教师想方设法地把物理实验做起来,让学生动起来、几十年过去了,现在学校的教育技术装备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实验条件得到改善,实验方法得到优化.但是,有些学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过分依赖于厂制教学仪器或者不重视物理实验教学等诸多原因,结果呈现给学生的物理现象却离生活越来越远,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动手的机会越来越少,使学生失去了体验实验过程的乐趣,在一定程度上泯灭了学生天生的好奇心和原生的创造动机.所以笔者深感,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重温朱正元先生的教育思想,不仅仅是继承和发扬“勤俭做实验”的优良传统,而且也是对物理教育认识的返朴归真,其目的就是让物理教育更好地走进生活、走向社会.[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