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教育   52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诗的联想     
郝德 《天津档案》2006,(11):63-63
李益是我所喜欢的诗人,之所以让我喜欢,大约就是因为他的那首《喜见外弟又离别》。诗曰:“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相似文献   
2.
3.
杨芸 《文学教育(上)》2008,(15):134-135
唐传奇中表现士人与地位较低女子恋爱的小说颇多,《李娃传》和《霍小玉传》都是其中的名篇,但是结局却不同,一是喜剧、一是悲剧。从郑生和李益两位男性形象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唐代士人心中对浪漫爱情的渴求,但他们的婚姻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却受到门阀意识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卢纶和李益同为唐代大历十才子,以边塞诗闻名于诗史。卢纶边塞诗颇有“盛唐之音”,李益的边塞诗可以说是开了中唐边塞诗的先河。但二人对塞外景象的描写、戍边士卒感情的不同表达、边塞军旅的不同感情等方面在内容取材上各有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5.
李益作品     
《教学与管理》2007,(11):F0002-F0002
李益,1974年生,四川宜宾人。2004年考入西南大学美术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师从马一丹教授,学习油画技法。  相似文献   
6.
赵伟 《现代语文》2007,(10):18-20
李益在诗史上一直以边塞诗著称,后人对其多有赞誉且颇多评论。但在李益的存诗中还有大部分并非边塞诗歌,对于这些诗却鲜有论述。作为大历诗坛的重要诗人,他的诗歌也应体现出大历诗坛的风貌特征。文章从李益边塞诗以外的诗歌入手,试通过对诗人在大的时代关照下的情感体验特征的分析,来论述李益诗歌中所体现出来的融入大历诗风的风貌特征,从而认识一个更为全面和真实的,边塞诗人身份以外的大历诗人李益。  相似文献   
7.
欧阳詹《李评事公进示文集以诗赠之》中“李评事”有职无名,不知为何人。文章用文史互证的方法从年龄、任职、诗文成就等三方面论述了“李评事”可能是“大历十才子”之一的李益。  相似文献   
8.
李益在结束20余年的从军生涯之后曾南游江淮,并到湖湘巴陵一带滞留过一段时间,在这里他创作了《喜见外弟又言别》、《春夜闻笛》、《鹧鸪词》等一组抒写亲情、乡情、恋情的佳作。李益寄情南国山水,投剑秉笔,开拓出了新的诗歌创作领域,这些清新隽美的抒情小诗丝毫不逊色于他独具风格的边塞诗。  相似文献   
9.
李益是中唐时期年寿既长成就又高的一位杰出诗人。通过考察李益与中唐时期重要诗人孟郊、杨巨源、柳宗元、刘禹锡、王建,特别是贾岛的交游情况以及这些诗人对他的推崇、敬仰之情怀,可以窥见他在诗坛所占有的地位和影响。  相似文献   
10.
李益送别诗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益是中唐时期较有影响的一位诗人之一,以边塞诗著称当时,是中唐杰出的边塞诗人,而他的送别诗在当时也广为流传。送别诗是唐诗精华的重要组成部分。李益送别诗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写征戍使边的,主要反映诗人立志于抵御外患,安国保民的豪迈情怀,另一类是写思乡送远的,这类诗在李益的送别诗中占的比重较大,它反映了诗人细腻诚挚的情感。李益送别诗情因景生,景由情出,含蓄蕴藉,意境深邃,语言清新自然,质朴无华,具有独特的艺术风貌,在当时独标一格,罕有其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