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教育   32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3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抵世人的生死观,无非有四种:1.忘我。2.舍生取义。3.隐居山林,以此自终。4.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我们拿这四种生死观审视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所表达的,就会发现,王羲之的生死观除了全无杨朱戾气之外,几乎都能找到这些生死观的影子,而同时又拥有他独有的认知,使人感到无比真诚而丰富。一、恋眷恋人世,渴望长生是人类共同的追求。王羲之选择三月三这一民俗节日,召集四十一位"少长咸集"踏  相似文献   
2.
杨朱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战国时期杨朱学说“盈天下”的历史文化现象进行探讨,将散见于古代典籍中的战国杨朱学说观点与伪书《列子.杨朱》的异同对比分析,总结杨朱学说的价值观、人生观和社会观,认为杨朱学说是隐逸遁世思想早期的理论总结,为道家学说奠定了基础,同时指出其历史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李渔养生学说与杨朱学派养生思想在一些基本原则上具有相似性。李渔对古代养生思想作了大幅度的扬弃与整合,形成了一个以道家化的杨朱学派的养生思想为主、杂取儒道养生合理成分和后世养生精华的驳杂的混合体。  相似文献   
4.
古代杨朱学派的形象主要是负面的,被视为"禽兽",而近代杨朱学派的形象主要是正面的,人称"权利哲学家"。古代杨朱学派形象的构建受儒家影响大,而近代杨朱学派形象的构建则受西学影响大。处于社会大转型之中的战国时代促兴杨朱学派,而被称为"千年大变局"的"新战国时代"则促使杨学复兴。  相似文献   
5.
6.
杨朱思想及其当代美学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臣 《零陵学院学报》2004,25(1):104-107
杨朱思想具有复杂性,必须结合时代背景,身世言行全面把握其思想体系。杨朱的贵己理论的出发点是个体,内容又细分为轻物重生和全生保真两个方面。轻物重生,是权衡外物与生命的准则;全生保真则侧重个体的人性和个性,二都指向天下大治的终极目标。扬朱哲学中的全生保真对当代美学转型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杨朱及其思想的认定,历来争议不断,虽然可据以研究的资料比较有限,但是从仅存于世的"为我"、"贵己"等思想,我们可以窥探出杨朱和诸子的关系、杨朱的生存哲学、杨朱的名实论以及杨朱学说在当代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正不是只有文学经典才可称之为经典,也不是只有阅读才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分享经典的唯一方式。解读经典,也可以是师生缔造的身临其境的"在场",而这或许也是教学革新的契机。周三是我给学生针对学习薄弱处进行补缺补漏的时间,大多数学生最头疼的,还是《论语》与《孟子》的阅读。在讨论这两部经典时,不难听到学生发出感慨:"原来孔子和晏子同时期,完全不知道。""子贡和越王勾践见过?""梁惠王和商鞅变法还有关系?"甚至感慨:"原来孔子和孟子不是一个时代的人啊!"引起哄堂大笑。  相似文献   
9.
杨朱及其学派从诸子百家争鸣时期“言盈天下”的显学到后世的几近湮灭,除了复杂多端的外部原因,其极富感性的学术精神、极而言之的表述方式,使他的哲学思想更容易被割裂、被扭曲。分析杨朱哲学的湮灭与中国哲学人本主义传统的阙如之关系,及由此给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带来深远的影响,说明弘扬个体价值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于和谐社会的进程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献曝”与“献芹”这两个故事都出于《列子·杨朱》,关于“献曝”,《列子·杨朱》里这样记载:“昔者宋国有田夫,常衣媪磨,仅以过冬。暨春东作,自曝于日,不知天下有广厦奥室,绵纩狐貂。顾谓其妻日:‘负日之暄,人莫知者,以献吾君,将有重赏。”大意是:春秋时宋国~农夫,常穿用新旧丝絮缝制成的冬装过冬。劳动后曾晒了晒太阳,自我感觉非常好,竞忘记了天下还有“广厦奥室,锦纩狐貉”。便高兴地说:“晒太阳的温暖,人们还没有感知,我把这个告诉国君,必有荤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