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性观是杨献珍党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高度深刻阐明了何谓党性、怎样加强党性、保持党员先进性,如何做一个合格共产党员等无产阶级党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论战,肇始于郭月争、于世诚分别撰写的关于哲学命题的文章。杨献珍同志明确表示了"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是唯心主义原理,因而受到了攻击和诬蔑。论战发生于新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时期,当时学术界一些理论家为了迎合政治时局的需要,从哲学角度进行唯心主义印证,提出了"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理论,并在康生、陈伯达的授意下,署名撒仁兴的《关于"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的争论的实质》把理论论争引向了对杨的政治围攻。杨因坚持真理而沦为"阶下囚",遭受了非人对待。他在漫长11年监禁放逐的岁月里依然舍生忘死地就"综合基础论"等问题进行了不懈地诉求和抗争,在狱中写下了一篇又一篇关于因"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遭受迫害的申诉和致中央文革专案组的抗议书等7万余言的文字。1978年后,杨被平反,但他仍不时受到部分秉承"理论权威"衣钵者的攻讦。忧愤之余,杨献珍不顾耄耋之年,身患多种疾病的状况,用逻辑严密、条理清晰、深中肯綮的答辩文章,对那些伪马克思主义者予以了斥责。  相似文献   
3.
本文坚持历史和逻辑的统一,对杨献珍“综合经济基础论”做了全面考察研究,指证这一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新的理论贡献,是对我国过渡时期经济基础实际状况的科学理论概括,是历经四十多年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检验的真理性认识.作者还认为杨献珍在五十年代就能打破姓“社”姓“资”的思想束缚,提出了很有理论见地的思想,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较早的正确的代表.  相似文献   
4.
杨献珍先生的“合二而一”与毛泽东同志的“一分为二”的“分”、“合”哲学思想.是中国哲学之树上绽放的两朵奇葩,既有悟性思维的特色.又有“穷际”、“通变”之根基;既是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双向共赢的和谐发展之“道”,又是调节人际关系、加强自身修养的人性化智慧。它们像人的两条腿.相互依存.相互补充.具有重要的人文科学价值.是一份不可多得的民族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5.
(上接本刊2005年第1期)艾思奇“两论”的发表不仅进一步将“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的这场学术上的论争,强化为政治问题,而且向世人宣示杨献珍就是他们锁定的攻击目标。1965年5月20日艾思奇在《人民日报)发表的《不容许用矛盾调和论和阶级调和论来偷换革命辩证法》一文.就是明白无误地把矛头指向杨献珍等人的标志。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建立之初 ,我国学术界曾就中国过渡时期经济基础的问题发生过一场影响深远的争论。其中 ,杨献珍坚持“综合经济基础论” ,艾思奇和张如心坚持“单一经济基础论”。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建国以来的经济建设实践,研究分析了杨献珍的经济辩证法思想,认为杨献珍不仅提出了“尊重唯物论”、“尊重辩证法”的哲学命题,而且把唯物论贯穿于他的经济辩证法始终;不仅提出了“合二而一”的命题,而且突出强调“矛盾对立面的统一”,要正确处理经济工作中的诸种矛盾关系.他针对经济工作中的“历史超越论”、“唯意志论”、“形而上学独断论”等错误观点展开了批判,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思想和中华民族的思想宝库.  相似文献   
8.
三、舍生忘死的诉求和抗争 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风暴席卷中华神州大地,杨献珍自然也在劫难逃。5月25日,中央党校的领导人把已经调出中央党校,分配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所的杨献珍揪回党校,在大会小会上进行车轮式的批斗。同时杨献珍的家也被查抄、封闭,其本人被宣布限制人身自由,关进造反派私设的监狱里不分昼夜地进行轮番审讯,被逼写其“反党、反社会、反毛主席”的罪行材料。康生一伙给他定的罪名,除了1965年强加在他头上的反对毛泽东思想;  相似文献   
9.
1947年初,中共中央还未明确提出“打倒蒋介石”的口号,但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杨献珍敏锐地领会了党中央的统战思想,说明对蒋介石国民党集团已不能再实行“洗脸”了,而应取“杀头”办法。他指出,统一战线策略是具体的真理,不是抽象的教条,它取决于时间、地点和条件。杨献珍同志为把党内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打倒蒋介石”的口号下,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杨献珍是一代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政治家、思想家。他对自己在山西"抢救失足者运动"中所犯的"左"倾错误进行了深切的反省和忏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