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文化理论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我的先生是‘五四’启蒙运动的领袖之一。他那些明白、清楚的著作,陪伴在我成长的年代。我当时是台大史学系本科生,曾经拜见过先生三次,对他平易近人的民主风度,印象深刻,心存感激。”2008年盛夏,已逾耄耋之年的台湾著名学者林毓生,在下榻的杭州新新饭店403室,写下了这样—段遣忆往事、流露真情的文字。  相似文献   
2.
徐强 《语文新圃》2009,(8):41-42
20世纪60年代的台湾,处在威权政治的统治之下.四处弥漫着“白色恐怖”的气氛。殷海光、林毓生师生二人,一个在台湾大学传道授业。一个远赴美国求学,希望可以找到医治威权暴政和社会弊端的良方。他们虽然远隔重洋,却雁信频传,鱼书不断,举凡政治文化、修身治学、恋爱婚姻,乃至家长里短、世态炎凉,无所不谈,一吐为快,共同演绎了一段令人感佩的学林佳话。  相似文献   
3.
林国华 《留学生》2011,(8):48-49
20世纪90年代,我还是一个本科生的时候,偶然读到了著名学者、现在已经是台湾“中研院”院士的林毓生先生写的一篇文章,讲的是芝加哥大学的事情.尤其是这所大学的一个特殊的教学与研究机构:社会思想委员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