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860篇
科学研究   44篇
各国文化   25篇
体育   40篇
综合类   54篇
文化理论   10篇
信息传播   7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郝克远 《青年记者》2008,(16):27-30
早在上世纪末,就有很多都市报人吆喝着要办"主流大报",如今十来年的时间过去了,放眼望去,有几家都市报真正办成"主流大报"了?不能说一家没有,但确实寥寥.许多都市报人早已不再提这个话茬了,有少部分人虽然还在继续念叨,但多数也只是自说自话而已,并没有多少人给予认可.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其中极为重要的一条,就是都市报人在新闻把握能力上,存在严重缺陷,极大地制约了进入主流愿望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中庸与"中道"思想的比较,阐述了"中"是二者思想的共同基点,具体体现在"中"的涵义的界定、标准的规定、评价、实现的态度以及实现的方式五个方面;对二者思想的少许差异之处加以说明;阐释了"中庸"与"中道"思想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3.
古时交通不便,亲友远别,难免伤情。江淹《别赋》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折柳送别亲友是古时的习俗。汉乐府中就有《折杨柳》篇。折柳送别,唐代  相似文献   
4.
四书     
《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部书的合称。南宋理学家朱熹将这四部分辑录在一起,加以注释,题称《四书章句集注》,始有《四书》之名。其中《论语》是孔子的学生和再传学生记载孔子及其部分学生言行的书。《大学》是《礼记》中的一篇,传说是曾参(Shēn)的学生记述曾参言论的。《中庸》也是《礼记》中的一篇,  相似文献   
5.
《中庸》选自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四单元"修齐治平"经典原文。在选修教材讲解上,应该结合学生情况,自主整合教材进行讲解。教师先围绕"中庸"二字,通过对比、分析经典语段等方式,引领学生品读"中庸"内涵,即自然平和、不偏不倚、义之与比,而在为人处世上尽量做到执两用中、和而不流、中立不倚等;再结合现实,通过讨论、探究的方式,谈谈"中庸"思想在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绿是生命的色彩,绿象征世间万物的色彩。每当你看到绿色时,心中不由得生出一种沁人心脾的感觉,脑中浮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走在春日的小道上,环视周围,偶然发现了点儿绿—一株嫩绿的新芽从泥土里冒出。蓬松的土壤拥抱着嫩芽,芽儿在土壤中伸直了腰,挺起胸膛。让人欣喜,又让人有些怜悯,小心  相似文献   
7.
《孙子兵法》云:"激流漂石,势也。"静水死,活水动,激流猛。思维如水,只有让其动起来,才能彰显其活力。一、特别的课文带出特别的情结翻看苏教版小学语文,我们会发现其中有许多作品是比较特别的,它们的"面孔"是常新的,面对这些全新的面孔,我们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将学生的生活和学生的课外积累与文本进行有效对接,以文本为圆心  相似文献   
8.
这个国庆,笔者过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国庆,有幸参加贵州师范大学国学社主办“资经鉴己,立本明心”国学经典《中庸》诵读营.地址选在贵阳乌当区的博雅书院,参加此次诵读的共72人,其中在校大学生占85%,还有部分学者和老师.我们在短短不到六天的时间内将《中庸》诵读了一百遍.每个人的嗓子都哑了,几乎不能出声了,但所有人都感到很幸福很开心!终于亲自将所谓封建腐朽残余落后的《中庸》读了一百遍!  相似文献   
9.
把《窦娥冤》《西厢记》和《牡丹亭》加以比较,可以化用四句诗来概括:"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三个女人三台戏,淡妆浓抹总相宜。"一、作者作品——横看成岭侧成峰《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代表作。作品反映了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揭露了黑暗的社会现实,表现了被压迫劳动人民强烈的反抗精神。  相似文献   
10.
课改,对于每一个有独立思想的教师来说,是从口号、思潮、观点中厘析出属于自己的"下一步"的过程。没有也不可能有完全的推翻,我们总是在反思中修正,在辨别中确认,在探索中发现。无论是十年前的"以生为本",还是十年后的"以学定教",研究、发展学习主体(学生)的目标总是不变的。十年来对于学习过程和导学策略的研究已经进入一个更为"体贴"的领域,"语用意识""文体意识""情意关怀"……"教"向"学"的引渡,途径更加多元,方式更加可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