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73篇
  免费   21篇
教育   12554篇
科学研究   934篇
体育   84篇
综合类   599篇
文化理论   57篇
信息传播   166篇
  2024年   70篇
  2023年   353篇
  2022年   242篇
  2021年   262篇
  2020年   329篇
  2019年   530篇
  2018年   270篇
  2017年   454篇
  2016年   483篇
  2015年   972篇
  2014年   1745篇
  2013年   1440篇
  2012年   1715篇
  2011年   1559篇
  2010年   1025篇
  2009年   732篇
  2008年   747篇
  2007年   490篇
  2006年   261篇
  2005年   196篇
  2004年   173篇
  2003年   110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
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颁布实施,提出了我国要建立和健全初等、中等、高等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并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仅从对这样一个职业教育体系的描述上,即可清楚地认识到它所具有的基本特征,一是其自身的多层次,二是与他类的相互沟通。五年来的实践已经证明,这一“多层互通式”职业教育体系的选择是明智之举,它为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适应了我国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首先,健全“多层互通式”职业教育体系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必由之路。随着科…  相似文献   
3.
《青海教育》2009,(6):11-11
近日,副厅长来萍和青海煤业集团、省化工职业教育集团及省属有关职校的负责人到海西州调研职业教育,与有关企业、职业学校商洽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办学事宜,重点考察了青海盐湖工业集团、西部矿业锡铁山铅锌矿、青海煤业集团鱼卡煤矿等企业发展状况、用工信息和毕业实习生工作情况,并就加强校企合作达成了共识。  相似文献   
4.
5.
关于发展高校科技企业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高校科技企业管理的正反经验,对此类企业今后的提出了自己的认识:肾校企分开原则;加强骨干队伍建设;建立产权激励机制;努力进行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职业教育在改革、探索、实践中人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职业教育的发展将有赖于企业——这一最大的合作伙伴与买方市场。因此。校企联合、共同发展无疑成为职教界关注、探索的一大课题。  相似文献   
7.
加强校企合作实施有特色的专业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坚持科学的发展现走产学研结合为主的发展道路,实现教育与经济、科技相结合,是高校培养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长沙理工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系科研和本科教学的实际,适应时代和社会的需求,深入研究探索实施校企合砟的具体方案,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大量急需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浅谈企业与民办高校合作的互惠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参与民办高校的办学,可以盘活闲置资金,可以获得紧缺专业人才,还可以为民办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平台,通过校企合作、优势互补,实现互利互惠的双赢效果。  相似文献   
9.
从系统论的观点看,一个系统对外部开放有助于转化为有序结构。在一个领域或一门学科的学习中,与其它领域或学科进行联系、比较、渗透和融合,将学得的单学科知识在更大的知识网络中投影、嵌镶和编织,使其有更多的“触角”,将会产生记忆和理解的节约化效应,从而提高学习的效果。借用化学键理论的观点,这仿佛是智能的一种“离域”化效应,使学生掌握的知识处在更广大的区域而形成稳定状态,不易丢失和变异;借用热力学的观点,这种对知识的扩展和外延,则是一种‘负摘过程”,通过对知识的同化,使其转化为有序的结构,使学生学得扎实而…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分析"强电重机"行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入手,对依托行业,校企结合,发展职业教育,培养具有"强电重机"鲜明特色的高技能人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