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信息传播   4篇
  2016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医学界的名人有杭州籍医学家陈中伟(中国科学院院士),被国际医学界誉为断肢再植奠基人。我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副院长王建安教授被浙江省档案馆征集做名人档案。在学术界,百年名校北大的史册上,记载着蔡元培、鲁迅、茅盾、马寅初、钱玄同、蒋梦麟、郁达夫、徐志摩、姜伯驹、裘锡圭等浙江籍教授和文豪。  相似文献   
2.
清代蒙古族杰出诗人梦麟,诗歌才学早显,与以"吴中七子"为代表的江南士子交游甚密,在仕途、才学、学业上对他们拔擢、延誉和引领。因其蒙古八旗贵族身份,与"吴中七子"等后进辈们的交游则具有跨阶层和跨族际的文学、文化交流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淑琴 《中国档案》2005,(12):58-59
1938年5月,北京大学四十周年校庆时,发行了一张《国立北京大学四十周年纪念刊》,此刊现存北京大学档案馆。《纪念刊》登载有《北京大学建校四十周年大事年表》,及蔡元培、蒋梦麟、冯友兰、杨振声的纪念感言,还有为校庆而编的论文集的目录。《大事年表》与纪念感言相呼应,共同见证了北大四十年走过的轨迹。  相似文献   
4.
《课外阅读》2008,(6):47-47
立身不易 上世纪30年代时任北大校长的蒋梦麟先生:诸君离学校而去了。在社会上立身的困难,恐怕比在学校里求学还要加甚。若非立志奋斗,则以前所受的教育,反足以增加人生的苦恼,或转为堕落的工具。这是诸君所当特别注意的。事业的成功,须经过长时间的辛苦艰难——成功的代价,走过了许多荆棘的路,  相似文献   
5.
前些天,有媒体的朋友让我谈谈大学校长的素质,当时顺嘴说了几句,不想后来真的见了报,有教育台的记者抬着机子来访,非要我再说几句。在采访中,我们谈到了过去的大学校长,蔡元培、梅贻琦,蒋梦麟、张伯苓、胡适等等,也谈了现在的大学校长。我始终强调这样一点:虽然都是大学校长,过去和现在之间其实没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大学制度有两个先天的优越性:一,大学制度的设计者是有世界眼光的人。像蔡元培,他是留德的学生;蒋梦麟是留美的学生。二,大学制度的设计者从一开始就居于教育的主导地位。像蔡元培、蒋梦麟都是做过大学校长和教育部长的人。现代大学的萌芽时期,最需要好的设计者,这一点  相似文献   
7.
北大校长蒋梦麟说过这样一句话:“有真学术,才有真教育,有真学问家,才有真教育家。他们的学问或学术是以人类思想文化的精华为背景的,体现在课堂教学中,自然就有超出一般的精神气质。”做为一名教师,我也时常在想,我们当前的教育战线上奋战着的教师们是否都有真学术,真学问呢?最近也看过许多文章中提到教师读书越来越少了,学习型的教师不多了等等。反思一下自己几年来的教学实践,的确有些不踏实。有这种感觉还要从学校最近的变化说起。  相似文献   
8.
《小学教学参考》2005,(7):49-49
今年是中国废科举一百年。近些年来,学术界对中国的科举制度有很多重新检讨。正面的评价逐渐趋多。科举可能有很多缺点,但作为一种人才选拔制度,它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创造。科举制度选拔的多数还是有才能的人。比如,在中国完成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型的那些人,如蔡元培、严修、蒋梦麟、张寿镛等,都是有功名的人。  相似文献   
9.
哥伦比亚大学是美国最古老的八所大学组成的“常青藤联合会”成员之一。建校250年来.它因为培养出了许多在文学、艺术、科学、政经、医学不同领域中成就卓著的精英人才而享誉世界。当然.因为胡适、蒋梦麟、吴经熊、马寅初、冯友兰、吴文藻、瞿同祖等等现当代学术大师均留学于此.其在中国人心目中更有了一种特别的感情。  相似文献   
10.
凌燕 《家庭教育》2007,(2S):14-15
梦麟,名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当过北大校长,主持过中国红十字会、中国教育基金董事会、中国农村复兴联合会。蒋梦麟于1886年1月20日生于浙江省余姚县兰风乡老蒋村。这块“南列峰峦叠翠四明山、北临海天一色杭州湾”的风水宝地,其深厚的化底蕴和学术传统造就了诸多名家大儒。[编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