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220篇
科学研究   115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11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王辉斌教授李白研究力著《李白求是录》出版了,这是近年来李白研究的最新成果。作者从动态型式的整体观照、多元视角的系统思维、宏微互渗的立体态势等多维格局去研究李白,使人窥视到李白学术研究纵深处的许多壶奥,因而此书在还原历史真相的同时又具有方法论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叙事文学乃至史书、野史笔记,透露了中国古人把异国人看作鬼兽的传统认知模式,对于海外人们“非人类性”——“兽性”的着意强调。中国古代关于海外世界的叙事描述,小说、正史、野闻之间互动互渗,迎合“华夏中心主义”的优越感,强化了华夏民族自我封闭的文化模式,一定程度上延展、催化了明清小说叙事中的神秘崇拜。  相似文献   
3.
合肥市南淝河综合治理闸坝工程位于合肥市二环路当涂路桥之间,该工程由橡胶坝和船闸组成,其主要功能是枯水季节充坝蓄水,使南淝河市区段成为合肥市一条碧水玉带的景观河流,同时开辟水上旅游交通线。文章简要介绍了南淝河综合治理闸坝工程橡胶坝、船闸工程设计特色。  相似文献   
4.
评论界对唐·德里罗第一部小说《美国万花筒》的主人公大卫·贝尔的主体身份问题有两种截然相反的看法。文章从贝尔身份问题的二重性切入,结合学界有关人机/技关系问题的讨论,通过分析主人公大卫·贝尔与小说中占据重要位置的电视和摄影机等现代媒介机器的关系特征,认为贝尔的主体身份问题之所以引起两种对立的解读,是因为后现代文化环境下人机互动变得深刻复杂,并进而提出《美国万花筒》捕捉并呈现了人机关系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人机互渗,理解和把握后现代文化环境下人机互渗现象是理解德里罗小说另类主体重建的前提。  相似文献   
5.
文章采用改进的RSNG模型(Random Successive Nucleation Growth Model),总结了三种计算聚集体分形维数的方法;运用逼近法确定分形向均匀结构的临界阈值;使用两种方法计算了在三种近邻条件下的逾渗阈值。计算结果表明:计算分形维数三种方法的结果相同;而计算逾渗阈值两种方法的结果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6.
现代市民小说是以现代市民为描写对象,在评判标准上反映并且肯定现代市民价值观的小说创作。随着市民概念的更新,市民小说内涵与外延的重组,一些习惯上认为是雅文学、精英文学的作品划入了市民文学阵营,而一些习惯上认为是通俗文学的作品却因其低俗性和小市民性被市民文学阵营清除出去。三四十年代上海现代市民小说呈现出显著的雅俗互渗与大众化追求特征,究其根本,是现代市民价值观在其背后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研究出现了广泛的相互交叉和渗透的现象.在新的形势下,采用"相互渗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能促进相关学科、文理学科的交叉融合,能帮助学生形成大综合的知识结构,使学生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8.
文章简要叙述了套井回填粘土防渗墙的基本内容,结合工程实例,通过渗流计算,重点分析了采用套井回填粘土防渗墙前、后的大坝渗流情况,证实了套井回填粘土防渗墙具有良好的截渗效果。  相似文献   
9.
10.
王立斌 《视听》2023,(9):42-45
电影《满江红》融合了喜剧、悬疑、古装等多种类型元素,将单一喜剧类型进行“亚类型”变奏,在迎合观众审美趣味的基础上拓宽了电影的叙事元素,从而使得电影艺术的表达具有了更大的可能性。并且,《满江红》还采用文化叙事的策略,其中民俗意象的运用既扩展了电影叙事元素,又使得影片具有了民族性的风格特征,进而使电影以诗意化的表现方式将文本中“家国同构”下的东方情怀进行抒发与升华,以此来实现讲好中国故事背景下电影的商业性、民族性与人文性的多重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