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中叶以来,各省外江班集中进入岭南地区,对粤剧、潮剧、广东汉剧三大剧种的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外江班在广州、潮汕、梅州等地与本地班竞争、融汇的进程,展现出外来戏班与本地戏班、外来人群与本地族群、外来文化与地方文化既冲突又融合的历史形貌。外江班与本地班之间升沉消长的动态关系及外江戏的"在地性"转化进程,对研究粤剧和广东汉剧的生成机理,还原清代中叶以来岭南戏曲文化生态,揭示地方剧种与地域族群文化关系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嘉应学院学报》2015,(10):19-23
广东汉剧是广东三大剧种之一,原称"外江戏"是以皮黄(又称南北路)声腔为主的板腔体剧种。新编广东汉剧《诗娘》音乐唱腔优美,旋律幽雅,丰富地运用了广东汉乐、客家民间小调等地域性很强的音乐元素,是历史剧中的现代戏。  相似文献   
3.
<正>客家文化研究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比如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研究就有待深入。我国非物质文化名录已收国家级非遗1 219项,省级非遗8 500多项。客家文化体系庞大、内涵丰富、地域特色明显,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别多、项目多,有的列入国家级名录,如赣南采茶戏、于都唢呐公婆吹、兴国山歌、石城灯彩、信丰古陂蓆狮犁狮、客家山歌(梅州)、汉剧(梅州)、连城四堡雕版印刷技艺、元宵节庆(走古事、游大龙、花灯、烧炮)、闽西汉剧(福建省龙岩)、桂南采茶戏(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等;更多的项目已列  相似文献   
4.
柯琦 《文化遗产》2016,(3):36-44
戏曲改良运动中,一批取代"精忠庙"等旧式同业组织的新型戏曲公会纷纷建立,如北京正乐育化会、上海伶界联合会等。相较于陕西易俗社等新型班社,他们平台更高,却普遍面临困境,都有着从踌躇满志到步履维艰的相似轨迹。而汉剧公会作为其中典型,既是旧式老郎庙的延续;又是戏曲改良运动的直接产物,其诞生之初就有着鲜明的民主性和革新性。但其新旧参半的运营模式,则存在着职责不明、业务不专等问题。究其原因:一是旧的权威体制已经破产,但新民主议事的章程并未深入人心;二是"戏班"这一实体在公会中消失,组织由戏班联合体过渡到伶人同业公会,使得汉剧公会缺乏相应的控制力、行政层次和管理人员。其运营与困境都揭示着汉剧发展的深层趋势,其探索也为国人戏曲观念的转型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关于京剧声腔的起源,过去一般认为是二黄调和西皮调在北京合体而成,本文认为这个观点缺乏事实依据,京剧声腔的产地不是安徽或湖北,而是陕西,陕西历史上存在前后两个秦腔,前秦腔即陕西二黄(又称汉调二黄,今称陕西汉剧)早在乾隆55年四大徽班进京之前已广泛流传于北京和东南各地,四大徽班中的三庆班,春台班进京所唱的腔调主要是前秦腔;细考京剧与陕西二黄的声腔,二者确实同类.京剧的声腔是从陕西二黄的母体中孕育出来的.  相似文献   
6.
"八大曲"是指八首古腔粤曲曲目。这一系列清唱粤曲,约在清代同治年间,流行于广州菊部曲坛。上世纪五十年代,香港粤乐名宿潘贤达提倡复兴"八大曲",1954年发表《粤曲论》讨论"八大曲"美学,同时区分粤乐曲艺的四种演唱风格,分别是:戏班、八音、"玩家"(意即业余乐师)和河调。本文特别强调,"玩家粤乐"是实践"八大曲"的表述载体,"八大曲"美学特点呈现于"玩家粤乐"之中,二者紧密契合,不能分割。另外,"八大曲"本身虽非场上演剧,但其唱本曲文,保留了同治光绪年间粤剧唱词形式。本文尝试从"戏曲清唱"、"珠江河调"和"广东汉剧"三个方面,论述"八大曲"在的历史地位。并通过比较"八大曲"和"外江戏"剧本唱段,窥探早期"粤剧"和"外江戏"的历史联系。  相似文献   
7.
闽西汉剧魅力深厚,被誉为“南国牡丹”,不仅拥有众多获省级以上大奖的优秀剧目,而且涌现出一批著名艺人,2006年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闽西汉剧的生存和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呈现萎缩之势.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下,闽西汉剧只有做好保护、传承、创新、改革工作,才能找到新的出路,走向新的崛起.  相似文献   
8.
客家文化的底蕴是中原文化,中原文化是客家文化的根基,这可以从客家民系的形成以及诸如方言、礼俗、戏剧等客家文化事象中得到印证。闽西汉剧是清中叶在闽西客家祖地孕育形成的客家人酷爱的地方戏剧,在此,从闽西汉剧的形成、闽西汉剧与中原文化的渊源以及闽西汉剧演绎客家人的中原情节等方面分析中原文化在客家地区的传承。  相似文献   
9.
2013年11月由武汉汉剧院改编并上演的《驯悍记》是我国第一台汉剧莎剧,也是该喜剧第一次登上中国戏曲舞台。改编者采用"中国化"的手法,在压缩原著情节与人物的同时,剔除了其中的闹剧成分,增添了媒婆的角色,很好地将"莎味"与"汉味"融合,取得了相当的成功。  相似文献   
10.
人物化妆造型是戏曲舞台艺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特化妆造型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舞台艺术形象的生命力和艺术作品的成败。当前,全国上下对于传统文化艺术领域的发展越来越重视,戏曲人物的化妆和造型在发展过程当中也取得了较大程度的发展和突破,并逐渐成为舞台当中特有的艺术形式存在。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围绕广东汉剧舞台人物的化妆和造型问题进行分析,旨在提高自身对戏曲人物化妆、造型的技艺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