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指出 ,教育的基础主要是在五岁以前奠定的 ,它占整个教育过程的90 %。整个教育如此 ,审美教育自然也不例外。幼儿期是非常短暂的 ,机不可失 ,时不再来。紧密结合幼儿的心理特点 ,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审美教育 ,必能为其以后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创造优越的条件。根据儿童心理学的研究 ,幼儿期儿童记忆的突出特点是直觉形象性 ,记忆的有意性开始出现 ,有意想象初步发展。但有一定限度 ,特别是易受兴趣和情绪的影响。这一时期儿童的创造想象开始发展 ,再造想象仍占主要地位 ,创造想象具有很大的复制性和模仿性 ,词…  相似文献   
2.
小班幼儿处于“泛灵论”阶段,不仅对各种各样的动物有着浓厚的兴趣,还喜欢关注小动物、和小动物对话。《早上好,动物们!》就是一本以儿童的思维和视角切入的绘本,通过小女孩去动物园看各种动物的经历,呈现了小女孩与小动物的对话和思考。内容简单平叙,画面干净清爽,采用幼儿的语言和动物们打招呼,深受小班幼儿的喜爱。因此,我充分挖掘绘本的教育价值,以绘本为依托,运用趣味的方式引导幼儿猜测动物,把握各种动物的关键特征,大胆想象、表达小女孩与动物之间的对话。同时也鼓励幼儿学说礼貌用语并延伸到生活中,养成说礼貌用语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3.
4.
儿童的心理理解已逐渐被认为是认知发展的基础领域之一.皮亚杰进行的开创性研究对当今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研究具有重大的影响.实在论、泛灵论和自我中心主义三个重要的概念构成了皮亚杰关于儿童心理理解的主要观点.  相似文献   
5.
所谓“敬畏大自然”,从字面意思上看,就是敬仰和害怕自然,要害在于“畏”,也就是怕。这种心态和原始人的泛灵论、中国古人的“天人感应”说一脉相承。都是把大自然当成有意识、有人格的神灵。担心冒犯了它就会遭到报复。汪永晨虽然说“并不想承认大自然会报复”。但又说“大自然不会心胸那么狭窄,它容忍了很多我们人类因无知而犯的错误”。仍然还是把大自然当成神灵一样的存在,而作者本人,俨然大自然的代言人。  相似文献   
6.
胡洁 《成才之路》2014,(14):21-21
正理性的思维让我体味到幼儿教育的精髓。我感叹:教育在自然而然中。自然主义的倡导者卢梭提出"自然教育"。卢梭认为,教育就是帮助孩子按照他们的本性自然地发展,孩子的学习必须源于在环境中直接的感官经验,他用自然的方式培养爱弥儿带给人类以教育的启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了要培养孩子爱护动植物的要求。日常生活是一种自然的状态,日常生活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偶发事件,这些偶发事件常常隐含着一定的教育价值。作为教师如果适当地、自然而然地加以利用,对孩子的发展也将是自然而  相似文献   
7.
与"物"交往--幼儿独有的交往形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物”为对象的交往形式是幼儿独有的。这种交往顺应了幼儿心理的泛灵论倾向,能够增强幼儿的识“物”能力和爱“物”品格,是幼儿成长的必经阶段。对幼儿这种独特的交往形式,成人应当给予特定的关注与支持。  相似文献   
8.
儿童的心理理解已逐渐被认为是认知发展的基础领域之一。皮亚杰进行的开创性研究对当今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研究具有重大的影响。实在论、泛灵论和自我中心主义三个重要的概念构成了皮亚杰关于儿童心理理解的主要观点。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儿童丈学作品中的大自然意象的梳理,证明大自然意象在儿童文学中的普遍存在,尝试解释这种存在深层原因,并分析这些意象对儿童的益处,从而得出“儿童文学中的大自然意象的创作是一举双得”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李欣 《教师》2010,(18)
宗教というものは、ずっと前から現れたもので、今に至っても影響力のある宗教はいくつか残っている.一番知られているのは仏教、イスラム教、キリスト教という三つの宗教であるが、ほかにあまり信仰者を持っていないのもいろいろあるだろうと思う.宗教としてタブー(禁忌)のあることはもういうまでもないであろう.これらは皆さんのご存知のことであるし、デュルケームが論じたい一般的宗教の本質にたいしたことではないらしいであるから、ただの例としてあげさせて、これから宗教の要素、起源、意味と本質に入ろ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