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0篇
教育   50篇
科学研究   10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今所能见到署有虞昶姓名的敦煌遗书经卷计16件,均由向义感、李德和虞昶分两组监制,时间为公元671年至674年。虞昶一生所任官职计有:祠部郎中、度支郎中、将作少匠、工部郎中、太中大夫、少府少监、摄兵部侍郎等,袭其父世南爵为永兴县开国公。  相似文献   
2.
文化传播需要媒介,流寓促成的文化传播对区域文化特别是相对落后地区文化的促进作用非常明显。明清时期流寓宁夏人士所留下的各类遗产,已成为当地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泽惠后世,他们的贡献与影响应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杜甫世系研究表明,西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学者杜预,为杜甫第十一世先祖。本文结合嘉庆本《永昌县志》考证认为,杜预四子杜耽及其子孙,在西晋永嘉初年,曾流寓甘肃永昌,前后历时近70年。前秦苻坚克凉州之后,杜氏子孙重新回到祖籍关中地区。杜甫先祖流寓永昌的历史,是前凉时期中原流民避难河西的鲜活个案,对五凉文化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距成都100余公里的蒙顶山上,有一口千年古井,只要揭开井盖就会下雨,盖上井盖雨就会停。古井被三层石柱包围,旁边石壁上有风格各异的石刻。与普通水井相比,此井上多了一块雕龙的石盖。当地人说,井盖的历史已相当久远,原因是此井神奇无比,一旦揭开井盖,就会招来大雨!《名山县志》记载,此井叫古蒙泉,又名甘露井。  相似文献   
5.
五月的一天,爸爸妈妈说要带我去一个好玩的地方,于是我们一家一起来到了宁海长街的西岙。这里,小桥,流水,古柏,古墓,处处可画,处处有诗。小桥,流水细长的鹅卵石小路,紧傍细细长长的水流,典雅清新。河中波光粼粼,小鸭子轻快地劈开河  相似文献   
6.
光看这个称谓,很多人都会误以为是北宋时期的牌坊,其实不然。北宋只是个地名。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明伦镇北宋村,是这座牌坊的所在地。立于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中国很多地方都有牌坊,但全部用青石条、石板、石柱叠砌  相似文献   
7.
我国流寓文学实践虽滥觞于诗骚时代,但自觉将流寓作为一种研究视角引入文学文化研究,则始于世纪之交,盛于2012年后。蒋寅、张学松、蔡平等人纷纷撰文申述流寓文学的定义、内涵、研究视阀与价值意义等。晚唐文学领域内,在既有的贬谪文学、文学地理学等研究基础上,近年来出现了少数自觉以流寓视角开展的具体研究,但无论是覆盖面还是研究深度尚嫌不足。时至当下,关于流寓与流寓文学的定义和内涵的争议尚未解决,更缺乏凸显时代因素的具体研究作为支撑。晚唐流寓文学研究同时兼备了可行性、重要性、必要性与典型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会馆是明末清初中国社会整合的必然产物。会馆产生于明嘉庆后期,繁盛于清朝,是我国近代史上特别值得重视的一个现象。本文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对明清工商会馆产生的原因作一详细论述,从而说明会馆是明末清初经济社会发展变化而进行的社会整合的制度创新,是富有中国特色的综合性民间社会管理组织和设施。  相似文献   
9.
信息荟萃     
《上海集邮》2000,(10):47-47
  相似文献   
10.
永州朝阳岩是唐中期由元结开创的一处摩崖石刻群,是将自然景观转化为人文景观的一个佳例。石刻数量在地区遗存中排名第二,仅次于元结开创的另一摩崖石刻群浯溪。朝阳岩的旧有建筑寓贤祠与方志中的《流寓传》相对应,不仅是朝阳岩公园的主题,也可视为永州地方文化的主题。寓贤的狭义解释为谪宦、理学、儒学,永州本土文化自上古、中古以至明清,皆由儒统、道统一线贯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