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篇
  免费   1篇
教育   243篇
科学研究   10篇
各国文化   11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13篇
文化理论   8篇
信息传播   9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朝被推翻至今已有90年了,但始终没有一部可与二十四史并列的大型清史。加之近几年反映清宫的文艺作品层出不穷,且多采用亦庄亦谐的戏说手法,使清朝的历史面目正在渐渐地“失真”,面对这种现状,专家学者们强烈呼吁,“还清朝本来面目”。对清史,早在1914年北洋政府就已经开始关注,他们将原清廷国史馆改为“清史馆”,召集清朝遗老,用14年时间,修成了长达536卷的《清史稿》。但由于各种原因,《清史稿》有不少记载失实之处,颇遭世人诟病,使其终究不能作为正史而流传后世。国民党去台湾后,曾有过编纂清史的念头,但如此巨大的文化工程也终究未能…  相似文献   
2.
北京满学会会长、《百家讲坛》主讲之一阎崇年,10月5日在无锡新华书店进行签售时,遭一年轻男子掌掴,这个新闻可是闹大了,连日来报纸网络上评论连篇累牍,说什么的都有,有一篇评论的题目是《阎崇年遭掌掴是整个社会的悲哀?》,光明网《光明观察》还专门把这篇评论放在《焦点争鸣》栏目里,足见舆论甚是重视。  相似文献   
3.
夏荣铁  陈军营 《新闻爱好者》2008,(12):F0004-F0004
他的书画很有韵味,自书自画,诗画同境,传达“心灵的声音”。其花鸟画被称为“未被污染的绿色食品”,人们在其中读到了生命的气息。  相似文献   
4.
无论是独立的图片新闻信息,还是将文字信息述诸视觉的版面设计,不同的版面编辑者、图片创作者会为读者呈现出各不相同的角度、内涵与意境.角度新颖,匠心独运,意境深刻,创意传神,才能传递高品质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历史档案》2006,(1):6-7
今年是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80华诞,我能够有机会参加这次会议,非常高兴。因为一史馆是我们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亲密的伙伴,关系密切,休戚与共;一史馆是我们编委会的依靠,是我们的坚强支柱。可以说没有一史馆的工作,我们编史工作也没有办法进行。自从清史工程启动以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全力以赴,投入力量,支持编委会工作,聘请几十位专家和工作人员,紧张地整理档案、录入档案,提供清史工程使用。所以在这里我由衷地感谢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领导和全体同志。  相似文献   
6.
《历史档案》2006,(2):80-80
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辑的《清代军机处电报档汇编》一书,已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全书共40册,收录本馆所藏晚清军机处电报档约万件,时间起自光绪十年(1884年),迄于宣统三年(1911年),翔实地反映了晚清政府有关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民族、文化、宗教等各个方面的重大决策内幕。这些档案绝大部分为首次对外刊布,它不但可与同时期的宫中朱批奏折、军机处录副奏折、廷寄互为补充,而且其许多内容为奏折与廷寄等文件所不栽,具有填补资料空白的重要作用,对研究晚清史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戴逸,1926年出生于江苏常熟。现任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长。主要著作有《简明清史》《二十世纪中华学案》《清通鉴》等。有人赞他"戴公桃李满天下",他笑一笑,说自己只是普通教师;有人称他清史泰斗、史学重镇,他摇摇头,道自己只是一个修史人。他是戴逸,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著名历史学家。一个寒冬的清晨,戴老与记者如约坐在位于海淀区苏州街的清史编纂委员会办公室里。办公室不大,几组书柜几占半壁江山,柜中是满满的《清史》稿件。面前的戴老,鹤发寿眉,精神矍铄,他  相似文献   
8.
魏娜娜 《兰台世界》2016,(16):117-119
鉴于晚清时期书吏"舞文作弊"的积弊日趋显现,清代统治者对书吏档案管理人事制度进行了改革。晚清"新政"实质上最为关键的就是进一步加强集权统治,对书吏档案管理人事制度进行改革的根本目的也在于加强集权统治。总体上来看,晚清"新政"中的书吏档案人事制度改革并未获得成功,但是这对我们今天的档案管理依然具有一定的借鉴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9.
中西诗画论之文化基因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比较了中西诗画论的异同,认为中国诗画论的主导倾向是诗画同源论,西方诗画论的主导倾向是诗画异质论;本从中西哲学观念和思维方法、中西各自的诗画传统、中西诗画论产生的化背景等三个方面,说明了其成因;总结了中西诗画论各自的意义与局限。  相似文献   
10.
宗白华先生在<中国诗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一文中对东、西方古典艺术不同的空间意识进行了比较,指出了这两大艺术体系在把握世界的方式、处理主客体关系的态度方面的原则区别.并对中国诗画中所表现出来的空间意识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这为我们认识中国古典艺术的审美精神提供了一个出发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