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0篇
教育   37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1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位连续8年被树为标兵连队的指导员在介绍该连队的经验时说,他们连队能够一直保持战斗力旺盛、连续先进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干部清正廉洁。听到这里,笔者不禁联想到另外一个连队的情景。这个连队干部军政素质个个顶呱呱。新班子刚刚组建时干部廉洁,连队建设蒸蒸日上。后来,连队干部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经不住拜金主义的冲击,挡不住“糖衣炮弹”的袭击,最终妥协在战士的“好意”面前。于是乎,谁送礼就给谁办事,谁与他们关系密切,好处就给谁。长此以往,军心涣散,连队建设逐渐跌至低谷,一蹶不振。两个单位的经验教训泾渭分明,耐人寻味。它告诫我…  相似文献   
2.
通过长期以来党的教育和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的言传身教,广大新闻工作者弘扬光荣传统,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牢记新闻工作者的责任,认真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努力报道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报道体现时代精神的先进典型,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呼声,讲政治、讲党性、讲大局、讲道德、讲纪律,勤奋工作,清正廉洁,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和爱护,为推进改革开放和建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钱国宏 《留学生》2011,(7):56-56
地处北欧的芬兰素有“千湖之国”的美誉。境内湖泊与森林交相辉映,风光令人陶醉。但对我来说.印象更深的还是芬兰政府官员的清正廉洁和务实高效。在芬兰,我们接触了一些地方官员和新闻界同行.他们均是国家公务人员。在交往中我发现:这些人行为处事谨小慎微,如履薄冰,绝对“较真”。  相似文献   
4.
反腐倡廉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全国人民关切的焦点问题之一.而反腐倡廉的关键在于领导干部.本文认为领导干部清正廉洁是党的一贯要求;决定着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性质;是社会转型期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关系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本文提出领导干部要加强清正廉洁修养,从修养的主要内容和基本途径谈了见解.最后提出建立健全防腐保廉机制.  相似文献   
5.
陈立果 《收藏界》2014,(10):95-96
王拯(1815-1876年),初名锡振,字定甫,号少鹤,又号龙壁山人,广西马平(今柳州)人。清著名文学家,善书画、诗词,被誉为“清末广西四大词人”之一,在词方面影响较大。著有《龙壁山诗文集》、《茂陵秋雨词》等。王拯自小父母双亡,家贫如洗,7岁就投靠守寡亦贫寒的姐姐,姐姐平目靠替人洗衣维持生计,但她却不遗余力地支持弟弟读书,希望以后会有出息。王拯聪颖好学,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考中进士,被任为户部主事。因钦慕包拯不畏权贵,不徇私情,清正廉洁,而改名“拯”。  相似文献   
6.
2007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在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廉洁教育的意见》,对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廉洁教育进行了全面部署。2008年,中纪委、教育部、监察部联合颁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反腐倡廉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强大学生廉洁教育、深入开展校园  相似文献   
7.
思廉先思德     
无论是执政党领导人因腐败脱离群众丢掉政权,还是领导干部因腐败自毁前途,有两点是跨越时空和国界带有共性的,一个是道德上出了问题,一个是制度上不够完善.  相似文献   
8.
高校的党风廉政建设是高校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以来,我国的高校一直担负着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接班人的历史重任,党风廉政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分析新形势下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改进高校党风廉政文化的建设,对高校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郑板桥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艺术家,也是颇受百姓赞誉的清正廉洁的好官;郑板桥为官强调自警之律,注意慎小防小;郑板桥主张止足之欲,在名利面前保持正确的态度;郑板桥心思旷远,爱民助民,为官一身正气,清正廉名,公私分明,不收不送;郑板桥还警示与教育他人正确对待名利,并嘱咐人勿忘寒士家风,在百姓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也受到了百姓的拥戴。  相似文献   
10.
孔子主张以家治国,"仁"政与"礼"治并用的办法,并建立起严格的等级制度,以维护"礼",约束"仁".他强调要尊重客观规律,使民以时.要求统治者要修身正己,勤政务政,同时,为政要清正廉洁,在用人选人上应不唯亲,要以贤才为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