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1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平安时代末期,日本政治进入"院政"时期。此时期,上皇为维护自身的统治,开始扶持并依靠武士集团,而就是这一新兴势力注定将改变日本历史的进程。在统治阶层内部因为利益相互争斗的过程中,武家开始趋于兴盛,其中最为活跃的武家莫过于平氏家族和源氏家族。公元12世纪的数十年内,各种利益关系错综复杂,从平氏兴起取得政权,到最后为源氏所灭,平氏和源氏两大武士集团的兴衰和斗争对这个国家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源氏物语》中的第12卷《须磨》,是小说故事情节发展的高潮,是写得跌宕有致的最精彩的部分,充分体现了日本平安时代王朝文学的特征和最基本的艺术特色,贯穿着日本文学独特的“物哀”美学理念,历来被源学研究界公认为全书的压卷之作。  相似文献   
3.
不同文化背景的"相同"选择 --贾宝玉、源氏出家比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楼梦》与《源氏物语》是中日两部古典名籍。本以两书男主人公贾宝玉与源氏出家这一化代码为中。展开比较分析。首先讨论了二人出家的现实原因,继而探究了不同化语境下二人出家背后的社会化原因,然后从总体上勘察了出家的情节对于两部叙事性作品的主题表现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源氏和唐璜,同样有着世间罕见之美色,同样深陷情感囹圄,但他们的美色和恋情却是同中有异的。源氏的美是幽玄阴柔的,带着明显的东方审美特质,而唐璜的美则是柔和刚烈的,带有几分叛逆和抗争。在情感方面,源氏和唐璜都经历了恋母情结的纠葛、肉欲之爱与精神之爱的取舍。不同的是,从爱的主动性与被动性方面讲,源氏是主动追求他所心仪的女子,而唐璜面对情欲的诱惑则多了几分克制和被动,这也反映了东西方男色审美文化的不同。  相似文献   
5.
运用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对《红楼梦》与《源氏物语》两部东方古典文学著作中的男主人公贾宝玉、源氏进行比较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这两个人物形象的特点存在许多相似之处,但同时又有各自独特的个性。而这两个人物形象异同的深层原因主要源于两位作者所生活的时代背景、性别、社会经历的不同。  相似文献   
6.
源氏和唐璜,同样有着世间罕见之美色,同样深陷情感囹固,但他们的美色和恋情却是同中有异的。源氏的美是幽玄阴柔的,带着明显的东方审美特质,而唐璜的美则是柔和刚烈的,带有几分叛逆和抗争。在情感方面,源氏和唐璜都经历了恋母情结的纠葛、肉欲之爱与精神之爱的取舍。不同的是,从爱的主动性与被动性方面讲,源氏是主动追求他所心仪的女子,而唐璜面对情欲的诱惑则多了几分克制和被动,这也反映了东西方男色审美文化的不同。  相似文献   
7.
以日本古典小说经典<源氏物语>为蓝本,通过分析源氏的形象,从原型批评的角度得出其文化原型为日本的太阳神——天照大神.分析日本民族的太阳神崇拜特征,以及由此形成的根深蒂固的"母性崇拜"文化情结,并进一步关注它对形成日本民族女性化阴柔美的审美观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8.
张振会 《考试周刊》2008,(15):186-187
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和日本长篇小说<源氏物语>可谓饮誉世界文坛的东方文学的双璧.两部巨著无论在思想艺术还是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分别塑造了理想化的男主人公形象--源氏和贾宝玉.本文就这两部作品中塑造的主人公源氏与贾宝玉进行比较的同时,去探讨他们在各异的社会背景下的爱情命运.  相似文献   
9.
《世界发明》2005,(8):117-117
简介:《源氏》讲述了一个发生在12世纪日本的古老传说,在传说中,你将扮演源义经——一个年轻却充满传奇的剑客,与加一个战士弁庆搭档,一起斩妖除魔,值得一提的是这款游戏是“街霸之父”冈本吉起离开老东家CAPCOM后自创公司的第一款作品。本作的制作阵容丰富强大,由插画家酱野贵至担当美术指导,雨宫庆太担任角色设计,东映剑会的清家三彦担任动作指导为本作设计杀阵系统。  相似文献   
10.
章早晨 《文化学刊》2023,(7):220-223
《红楼梦》《源氏物语》两书的男性主人公,在各自的情爱之中充满了一体多面之复杂情性。关于两位男主人公情爱性格之二元乃至多元对立,皆能从各自成书的文献学考证中寻觅到依据,但若撇开文献学而从文艺学出发,其引起的艺术上的复杂感与美感等问题则格外值得关注。学者乃至读者,一般很难抵御钻入文本去寻找合理解释“意淫”“多情”等标签之答案的诱惑。殊不知,两位作者所幽微隐含的苦心孤诣,实乃要替笔下人物的性格塑造开启一扇前所未有的新窗子。曹雪芹与紫式部皆试图断绝身后之有余,勇于自己的前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