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科学研究   13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彦彦  申茹 《内江科技》2011,32(7):52-52,23
了解基质的配比,药物与基质的比例、冷却液温度、药液温度、滴距、滴速对滴丸剂的影响。以滴丸成型率作为评价指标,对基质的配比等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出最佳滴制条件。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研究牙痛滴丸的生产方法并建立控制质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牙痛滴丸中阿魏酸的含量。结论:本制剂稳定、可靠,可用于大生产。  相似文献   
3.
目的:经过筛选处方和优化工艺,将乌索酸制成滴丸剂,同时考察其体外溶出度,评价其质量.方法:采用滴制法制备乌索酸滴丸.以滴丸的圆整度、重量差异及硬度等作为综合评定指标,优选出滴丸的最佳处方和成型工艺,采用RP-HPLC法测定含量.结果:筛选出了最佳的处方和成型工艺,合理可行,制备的乌索酸滴丸质量稳定,质控方法准确可靠.结论:制备的乌索酸滴丸外观性状好,丸重差异小,含量准确,溶出度得到了显著提高,75m in内乌索酸滴丸的体外溶出度比片剂提高232.8%,比乌索酸胶囊提高12.5%.  相似文献   
4.
中药滴丸具有疗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液体药物固体化、毒副作用小、制备简单等优势,是中药新剂型中很有发展前景的制剂。本文综述了滴丸的历史、特点、工艺研究,说明了中药滴丸剂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研究牙痛滴丸的制备方法并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牙痛滴丸中川芎嗪的含量。方法:采用安捷伦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21smin×4.6mm,5μm),甲醇-水(50:50),检测波长为293nm,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川芎嗪在0.1-0.6m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5)。川芎嗪平均回收率为99.3%。结论:本制剂稳定、可靠,测定方法简便、准确。  相似文献   
6.
中成药的传统剂型有汤、丸、散、丹、膏、胶、曲、露等 ,50年代后 ,逐步发展了片剂、注射剂、冲剂、栓剂。近十几年来随着医药工业的发展 ,先后又出现了气雾剂、滴丸、微囊、静脉乳剂等新剂型。今后将会不断发展。现将它们的特性及应用分述于下 :1 气雾剂气雾剂是药物和抛射剂同装于带有阀门的耐压容器中 ,使用时以雾状形式喷出的制剂。有呼吸道吸入用、皮肤及粘膜用和空气消毒用三种。其特点是吸收迅速完全 ;给药剂量较小 ;药物密闭中 ,不易污染变质。气雾剂是由耐压容器、阀门系统、抛射剂及药物四部分组成 ,抛射剂在耐压容器内 ,产生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强脑素滴丸制备的各种影响因素,确立其最佳制备工艺。方法:以滴丸的外观质量、丸重变异系数、溶散时限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优选滴丸的制备工艺。结果:优化工艺条件是药物与基质的比例为1:3、PEG6000:PEG4000为1:1、滴速为20d/min、制冷温度为10℃、药液温度为80℃、管口温度为40℃、滴距为6cm。结论:该工艺制得的滴丸成型性好,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8.
汪燕 《老年教育》2014,(12):53-53
<正>把药片分装到便携药盒里,能提醒自己按时吃药,但有以下特点的药物,在拆装时要格外注意。怕串味这主要指有挥发性的药品,例如清咽滴丸、咽立爽口含滴丸等。这类药的气味本身就是药效的一部分,暴露时间久了可能有损失,而且容易影响其它药物的作用。它们尤其不宜与药用炭片、复方氢氧化铝片等有吸附性的药放在一起。建议将这些药物放在本身的包装中,如果怕自己忘记服用,可在手机上设闹钟提醒。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心宁滴丸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最佳的提取工艺为回流提取两次,第一次5倍80%乙醇提取90分钟,第二次4倍80%乙醇提取80分钟,过滤,合并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60摄氏度测)。本方法可靠、简单,可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研究复方桔梗止咳滴丸的制备方法并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桔梗止咳滴丸中甘草酸单铵盐的含量。方法:采用安捷伦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218 mm×4.6mm,5μm),甲醇-水-冰醋酸(65∶35:0.1),检测波长为255nm,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甘草酸单铵盐在20~120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5)。甘草酸单铵盐平均回收率为99.1%。结论:本制剂稳定、可靠,测定方法简便、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