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3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32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石夫 《收藏》2006,(6):40-40
大写意花鸟画自同,光之后,领袖中国画坛数十年,前有吴缶翁,后有齐白石、陈师曾、陈年、继之潘天寿,李苦禅等。自20世纪50年代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大写意花鸟画曾一度受到冷落,再加之后继无人,致使今日中国大写意花鸟画错乱衰败之极矣。  相似文献   
2.
正在浙江永康正利铁艺厂的产品陈列室里,有一把造型非常特别的铁壶,壶身为正方体、壶提柄也是方形且提把较长,整把壶只壶盖提把是圆形。一问,原来是由中央美院原院长、中国美院原院长、国画大师潘天寿二儿子潘公凯先生自己设计、委托厂家生产的。潘公凯为著名艺术家、美术理论家、美术教育  相似文献   
3.
4.
年年报春知     
《文化交流》2009,(8):F0004-F0004
徐家昌,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花鸟专业毕业,师从潘天寿、吴茀之、诸乐山、陆维钊、陆抑非诸名家。1980年于该校花鸟画研究生班毕业后留校任教。  相似文献   
5.
杨永琴 《收藏》2008,(8):98-101
潘天寿(1897~1971年),浙江省宁海人,原名天授,字大颐,号寿者。早年曾署名阿寿、懒道人、心阿兰若住持等别号,晚年常署颐者、雷婆头峰寿者。幼年时喜临摹,19岁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得经亨颐、李叔同指导。27岁至上海,任教干上海美专中国画系,讲授中国画及绘画史课程。其作品得益干吴昌硕,深受吴氏赏识与器重。1928年在杭州国立西湖艺术院任教并在杭州定居,  相似文献   
6.
金融危机对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影响在2008年显而易见,但在艺术品拍卖市场有一个现象令人关注,即在所有拍卖的艺术板块中,中国书画的表现一枝独秀,虽然总成交额无法与往年相比,但却是独处风雨、波澜不惊。这说明传统的中国书画一如既往,仍然坚挺,尤其是在美术史上有地位的名家精品,不仅抗跌性强,反而生发出更大升值空间。针对这个现象,浙江骏成拍卖有限公司审时度势,及时调整了策略和方向,毅然放弃了油画、雕塑专场的拍卖,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中国书画的征集上。  相似文献   
7.
《收藏》2007,(11):193-193
李延声.1943年出生。祖籍广东。现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画院艺委会副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委员、享受国务院颁发特殊津贴的专家。先后师从关山月、潘天寿、蒋兆和、李可染、黄胄等大师。毕业于广州美院附中、  相似文献   
8.
王宁宁 《教育》2015,(7):20-21
每学期开学,我都要给学生讲:美术课俗称画画儿,那么,除了画画还有什么?学生嘟囔着说不出什么来,想了半天有的说是手工。除了手工,还有什么?还有素描!有学生回答,通过提问的方式,学生们回答捏泥人、折纸、剪窗花、水墨画、水彩画、写生、油画等等。最后,我告诉学生,传统的美术大致分类:绘画、工艺、建筑、雕塑。让学生对美术有初步了解课堂上,我主要采取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加深印象。下面是课堂实录:师:根据传统美术的分类,哪些  相似文献   
9.
"格调"是潘天寿美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他绘画理论的三大命题之一这其中的格调与前人的"格"、"逸"、"品"都有着不同的联系。潘天寿追求特殊的风格和高的格调,也是在追求他独特的趣味,而他独特的趣味,意境也都体现在他特殊的风格和画格上  相似文献   
10.
《收藏》2014,(10):140-145
李苦禅(1899~1983年)原名英杰,后名英,字励公,山东高唐人。出身贫寒,苦学自励,后拜齐白石为师习花鸟绘画。广泛吸取八大山人等前辈技法,其作品清新秀雅,中晚年后笔墨酣畅淋漓,常作巨幅通屏,气势博大。李苫禅的成就在于花鸟大写意绘画艺术上不受传统所限,独树一帜。齐白石曾赠李苦禅诗云:"苦禅学吾不似吾""苦禅不为(不造假画)真吾徒。"这既说明了李苦禅的人品出众,也点出了李苦禅绘画艺术的成功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