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439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110篇
教育   43864篇
科学研究   1769篇
各国文化   195篇
体育   1145篇
综合类   1303篇
文化理论   330篇
信息传播   3014篇
  2024年   175篇
  2023年   747篇
  2022年   888篇
  2021年   905篇
  2020年   916篇
  2019年   790篇
  2018年   418篇
  2017年   720篇
  2016年   1162篇
  2015年   2235篇
  2014年   5273篇
  2013年   3325篇
  2012年   3600篇
  2011年   4280篇
  2010年   4084篇
  2009年   3694篇
  2008年   4150篇
  2007年   3240篇
  2006年   2291篇
  2005年   1888篇
  2004年   1307篇
  2003年   1183篇
  2002年   1297篇
  2001年   1144篇
  2000年   679篇
  1999年   312篇
  1998年   214篇
  1997年   160篇
  1996年   100篇
  1995年   110篇
  1994年   103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78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奋斗     
奋斗是火,点燃熄灭的灯;奋斗是灯,照亮夜行的路;奋斗是路,引你走向黎明。奋斗是一种发奋图强的力量,像炼金的岩浆,滚烫滚烫,让我们重拾乘风破浪的豪情与勇气,不屈地与命运抗争。唯有奋斗,方能铸就灿烂与辉煌的未来。奋斗,可以改变个人的命运。身陷囹圄的司马迁受尽侮辱,然而他并没有被苦难击垮,而是秉笔直书,不溢美,不隐恶,终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相似文献   
2.
3.
《考试周刊》2019,(A3):17-18
小说结尾的表达效果题备受高考命题者的青睐,是文学类文本阅读中赋分高,得分低的压轴题。高三复习备考中,我们习惯于借题悟道,即借助一道道题目的演练去掌握解题角度和思路,收效甚微。笔者打破常规思路,采用"借文悟道"和"以写悟道"的形式进行小说结尾表达题的创新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咸丰、同治年间,郑献甫遭遇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被迫在"两广"地区躲避战乱。他的诗文记录了乱世百姓的悲惨遭遇和社会的千疮百孔,对自己"流亡"的人生经历呈现出"不幸"和"幸运"的双重情感认知。从历史事件和文学创作的关系考察郑献甫的诗歌创作,可以发现乱世不仅使他的文学创作、个体情感发生变化,而且使他的诗歌风格由闲雅向"志士之诗"转变。郑献甫长达十年的避乱生活对"两广"地区的人才培养和学术交融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新时期背景下,国内外形势均发生了深刻变化,特别是在大学生群体中,不同的思想不断碰撞,如何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成为高校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而全面推广内涵式发展模式,已经成为高校思政教学的重要路径。在实际工作中,要提倡开放、绿色、共享理念,并将这种新理念作为开展内涵式思政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从而切实提升高校思政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6.
小练笔是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让小学生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信心也是小学语言课标的要求。教师应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捕捉写作讯息、创设活动,整合现有资源,学会耐心倾听,有意识地引发学生产生写作的期待和倾诉的欲望,让小练笔成为孩子轻松的心灵之约。  相似文献   
7.
8.
阅读古诗词,是一场寻美之旅,诗词中的浓郁氛围、和谐音律、丰富内涵,蕴藏着各种形态的美学资源。教师要借助多种形式,引领学生体悟古诗词的氛围美、音韵美、内蕴美,帮助学生做好相应的储备,使学生在深入感知的过程中获得言语实践能力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9.
《大公报》是解放前一张很有影响的民办报纸,本文着重介绍了创办人英敛之的生平及初创时期的大公报的特色。  相似文献   
10.
张鹏飞 《学语文》2002,(3):16-16
文章是语言的艺术。语言艺术具有巨大的表现功能:历史的巨幅画卷、社会的广阔天地、自然的无穷变化、事物的千姿百态、人物的音容笑貌、世间的悲欢离合,这一切都可以用语言艺术加以表现、刻画和描摹。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给读者提供了二千多个人物形象,再现了19世纪法兰西社会的风俗史。《红楼梦》也以488个人物形象,反映了四大家族从繁荣到衰败的景象。托尔斯泰的作品提供了一面“俄国革命的镜子”。莎士比亚则用他的二万三千多个词汇筑造了文学的金字塔。当读者打开这些文学作品时,字里行间,众多人物,以其各自不同的个性与命运,带着喜、怒、哀、乐向人们走来,真是满纸云霞、美不胜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