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教育   36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4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旁若无人     
[拼音]páng ruò wú rén[出处]荆轲①既②至燕③,爱燕之狗屠④及善击筑⑤者⑥高渐离。荆轲嗜酒⑦,日⑧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⑨,酒酣⑩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12而  相似文献   
2.
燕早期世系是一个"千古之谜",虽然郑玄等经学大师提出过种种解释,但直到20世纪50年代,陈梦家、唐兰等学者通过金文研究才切实推进了相关认识。这一问题的学术史给燕国史研究带来诸多启示,持续关注和思考基本问题,系统而科学地整理基本材料,重视学术史的梳理,把握新材料的价值,燕国史研究在"京津冀一体化"国家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定能有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无论是赵国的重妇还是燕国的轻妇,其实质都是将女性物化为享乐或交换的工具,并不将女性作为独立的个体看待。从这个角度说,其文化内涵是一致的。至于形式上的不同,则是赵、燕两国经济发展、军事力量和社会心理诸方面的环境差异造成的。  相似文献   
4.
<正>战国时期列国间烽烟不断,干戈不息。那个动荡的时代固然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苦痛,但也激荡出思想文化空前繁荣活跃的景象。兵学因各国统治集团的刚性需求,成绩尤斐。燕国作为"七雄"之一,因国力较弱,在实际战争中成功的范例不多,再加上僻处北隅,文化也不很发达,留下来的兵学著述不多,故世人对其兵学成就关注不够。但燕国能屹立于强国环伺之中,且一度有南陷强齐、北却东胡的壮举,显示其兵学有与他国相比独具特色——用间。本文拟通过对灭齐时的关键人物  相似文献   
5.
蔡伦以前,古人写信一般用牍,用帛的时候很少。《史记》卷八《高祖本纪》载,刘邦于秦二世元年率兵围困沛县城,沛令闭城坚守,于是刘邦“书帛射城上”。这是用帛写信的例子。更早的有战国时田单攻燕国的聊城,久攻不下,“鲁连乃为书,约之矢以射城中,遗燕将。”(《史记·田单列传》)这信也是帛书。用帛写信到汉魏以后还有,大都出于特殊需要,一般情况写信不用帛。  相似文献   
6.
展讯     
《收藏》2014,(10):160-161
展讯·预展呦呦鹿鸣——燕国公主暖里的霸国2014年7月29日至10月7日首都博物馆霸国作为西周的封国,在史料中缺乏记载。随着霸国墓葬的发现,这个失落之国为世人所认知。公元前10世纪的某天,燕国公主嫁到霸国,霸国的故事也由此展开。此次展览展出文物180余组件。包括青铜器、漆器、原始瓷器、玉器等,展示了霸国独具特色的文化。  相似文献   
7.
李顺圆 《学子》2014,(7):14
正学生的学习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起着积极的作用。其中,非智力因素的提出是由上海师范大学燕国材教授的《应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一文发表后,引起了我国教育学和心理学界的重视。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意志力,道德修养,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及自信、自立、自强的良好心理素质等。在教育过程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智力因素的培养同等重要,教育既要"解惑"更要"授道",注重的  相似文献   
8.
赵玉成 《上海教育》2014,(19):10-13
将“智力”与“非智力”结合是教育的必然选择 在发展智力的过程中,我们逐步恍然大悟,为了搞好教育工作,单打一地发展智力是不够的,还必须培养非智力因素。  相似文献   
9.
乐羊是战国名将,那时的战国就像欧洲的甲级联赛,乐羊就在魏国效力,他的老板是魏文侯。有一次,魏文侯派他出征中山国。经过三年苦战,乐羊终于啃下了这块难啃的骨头。回国后,他心  相似文献   
10.
《荆轲刺秦王》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中的一篇文章,其中有这样一句话:“轲日:‘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人教版教师用书对此句翻译为:“荆轲说:‘现在有一个建议,可以用来解除燕国的忧患,报将军的深仇大恨,怎么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