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谈起语文的阅读学习,学生对其既爱又恨。学生要如何提高阅读能力,教师要如何教好阅读课,提高教学的效率与效果一直都是语文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们热衷研究、探讨的话题。一、生活体验的含义及特点生活体验是人对生活的体验,是人在生活中留下的经验、经历、感受。体验"Erlebnis",这个来自德语的古老词汇有两个基本含义:1.德国生命哲学家狄尔泰曾说":生命永远是它自己的证  相似文献   
2.
狄尔泰认为生命是一个时间性和历史性的存在,是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位一体中的体验之流,过去的历史生命是通过现在的体验而走向将来,他更看重"过去"对生命的意义。与狄尔泰不同的是,海德格尔对时间性问题是在存在论的意义上来探讨的,他认为此在是通过将来的筹划所规定的,更看重的是"将来"对此在的意义,因此时间性问题在海德格尔这里发生了转向。尽管如此,他们都走向了艺术这条诗性的归途,都把艺术看成是生命和此在的澄明之境。  相似文献   
3.
诠释哲学     
无论人们如何努力区别“诠释哲学”和“哲学诠释学”这两个概念,或者象通常那样把它们当作同义词使用,今天仍在广泛一致的意义上突出了这一点:即通过这一对概念标明了哲学中的一个自身的领域,这一领域是通过马克思主义作为一方的和盎格鲁撒克逊语的语言分析与科学理论作为另一方的变种而显露出来。这一哲学源于欧洲,更准确地说,“其最初的源泉很久以来已在德国”,它是这样一种哲学方向,即使“哲学史词典”的完成成为可能。对“诠释学”和“哲学”概念作如此编排并不是全新的。因为亚里士多德的“诠释学”——一种陈述的逻辑——曾是他的《工具论》的一个部份。在近代之初始,J.C.  相似文献   
4.
狄尔泰是科学心理学开创时期一位举足轻重却长期被埋没的心理学家。他首次提出了现代学科意义上的"描述心理学"概念,并创建了浪漫主义传统的描述心理学思想体系。他主张在心理学人文科学观指导下,通过基于体验的内部知觉、对体验表达的解释以及对客观精神的理解的方法,描述整个心理生命结构系统、心理生命的发展和心理生命的差异。他的描述心理学为后来的描述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心理学、"第三势力"心理学以及当代质性心理学提供了直接或间接的思想来源。  相似文献   
5.
威廉·狄尔泰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被称为“19世纪下半叶最重要的思想家”“人文科学领域的牛顿”。他的哲学思想是现代西方哲学的奠基石之一。在其哲学思想中“生命”与“历史”紧密依存,  相似文献   
6.
一、人本主义哲学对生命的诠释威廉.狄尔泰(Wilhelm Dilthey,1833-1911)是德国生命哲学的创始人,被人称为19世纪下半叶最重要的思想家、人文科学领域里的牛顿。他的哲学是现代西方哲学的奠基石之一。他认为,人文世界不是僵死的、机械的世界,  相似文献   
7.
研学旅行作为一种特殊的校外教育教学活动,是检验中小学日常教育成效的创新形式.它主张在体验中弥补经验缺失,在表达中丰富个体精神,在反思中理解生命,最终达到育人的目的.体验、表达、理解等三者是狄尔泰生命哲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狄尔泰生命哲学为切入点,探讨研学旅行的教育价值:“在体验中突出学生主体性,在表达中尊重生命多样性,...  相似文献   
8.
狄尔泰以描述心理学而不是以先验现象学作为他的认识论的基础,这是他与胡塞尔在哲学思想上的戏剧性的联姻与激烈争论的关键所在。胡塞尔认为狄尔泰的立场势必导致相对主义和怀疑论,而狄尔泰从来不接受这一评语,反对胡塞尔的先验唯心主义,坚持自己的“实在论的或批评地客观导向的”哲学研究。  相似文献   
9.
本文引用德国著名哲学家狄尔泰的精神科学理论,对其"体验、表达、理解"理论进行阐述,提出了儿童媒介的价值所在:它是儿童体验人生的平台、表达自我的渠道、理解他人的载体。  相似文献   
10.
狄尔泰认为生命是一个时间性和历财}生的存在,是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位一体中的体验之流,过去的历史生命是通过现在的体验而走向将来,他更看重“过去”对生命的意义。与狄尔泰不同的是,海德格尔对时间性问题是在存在论的意义上来探讨的,他认为此在是通过将来的筹划所规定的,更看重的是“将来”对此在的意义,因此时间性问题在海德格尔这里发生了转向。尽管如此,他们都走向了艺术这条诗性的归途,都把艺术看成是生命和此在的澄明之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