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2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光潜的随笔《咬文嚼字》,是高中语文课本的经典篇目。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备课资料(如人教版教师参考书)对这篇文章行文脉络的分析要么言之不详,要么含糊不清。  相似文献   
2.
张金吾辑录王若虚《尚书义粹》校读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良中 《图书情报工作》2010,54(13):139-119
金人王若虚《尚书义粹》久已亡佚,明人黄谏《书传集解》引用王若虚《尚书义粹》说颇丰,清代学者张金吾从中辑出,厘为八卷,金源《尚书》学仅此存留,是研究金代经学、理学流传不可或缺的资料。辑本虽经校对,然犹有脱漏增衍之瑕,核检黄谏《书传集解》,略示校正。  相似文献   
3.
王若虚二十五岁考中进士,为当时文坛盟主近三十年,平生著作甚丰,有《慵夫集》、《滹南遗老集》传世。他主张诗必须反映客观事物的真实面貌,写诗要直抒胸臆,无需矫饰和扭曲;在“形似”和“神似”关系上要坚持辩证的观点,在文风上要扫除形式主义的骈体文风等。  相似文献   
4.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是苏轼在妻子王弗死后十年即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任密州(今山东诸城)知州时所作,开悼亡入词的先河。金代王若虚《澽南诗话》评价苏轼的词说,"眉山公之词短于情",然此词字字浸着血泪,其情深、其意真可达天地,诗人痛心裂肺之状如在目前。苏门六君子之一的陈师道曾用"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评赞此词,情殇是本  相似文献   
5.
公元十二世纪初崛起于白山黑水间的金源王国,在以武立国的同时,又特重文化,其诗歌创作与诗学理论,均取得了较高的成就。金代文学的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刘祁《归潜志》说:明昌、承安间,作诗者尚尖新,故张翥仲扬,由布衣有名召用,其诗大抵皆浮艳语。……南渡后文风一变,文多学奇古,诗多学风雅,由赵闲闲、李屏山倡之。屏山幼无师传,为文下笔,便喜左氏、庄周,故能一扫辽宋余习。而雷希颜、宋飞卿诸人皆作古文,故复往往相效法,不作浅弱语。赵闲闲晚年诗多法唐人李、杜诸公,然未尝语于人。  相似文献   
6.
金代王若虚《史记辨惑》对《史记》中的众多人物作了评价,由于时代不同,王若虚拘于儒家思想,不能理解司马迁的作史意图,其评论多有不当,包括天命说、对孔子的态度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王若虚是金代学术的集大成者,在诗文创作上亦颇有造诣,其作品包含了丰富的情感内涵:平淡真切的亲情、深挚隽永的友情、随和洒脱的旷达之情以及悲天悯物的仁者之情。重视诗文的情感抒发既是中国文学的宝贵传统,同时也和王若虚的家学渊源密不可分,亦是王若虚本人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体现。  相似文献   
8.
王若虚诗学思想得失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论述了王若虚的“作诗求真而反对奇诡诗风”和“倡导平实诗风”的诗学思想,以及“以意为主”的诗学主张;同时也指出了“以意为主”所带来的诗歌审美的片面性。  相似文献   
9.
我国著名的美学大师,文艺评论家朱光潜先生在他的一篇文艺随笔《咬文嚼字》中选用若干精当的语言实例,深入浅出地将在文学,我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领略运用文字应有谨严的精神以及应随处留心玩索养成创作和欣赏都必需的好习惯等观点令人折服地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10.
王若虚,作为金代杰出的文学理论家,其文论思想在批评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他继承了为文重"意"的精神,在传统"文意论"的基础上将其推向了更具操作性的层面.与此同时,王若虚亦适时强调行文的"自然"、"自得",鼓励作家在不懈努力中最终实现"浑成"的理想境界,并在理想境界得以实现的正确途径方面也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