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1534篇
科学研究   76篇
各国文化   10篇
体育   32篇
综合类   73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72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141篇
  2011年   163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146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的自由观经历了从本体论的自由观向认识论的自由观的演变过程,对此演变过程进行梳理、分析、评价,并强调萨特的自由观最终未能给人们指出一条通向真正自由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胡塞尔与维特根斯坦的哲学进行了比较研究,指出胡塞尔毕生致力于把哲学变成一门真正严密的科学;而维特根斯坦则试图表明哲学的任务是澄清语言的用法,划清科学命题与非科学语句的界限。他们的相似之处是都基于反心理主义的立场而规定了哲学的任务,认为认识的主体都不再是现实的主体,而是抽象的形而上学的主体,他们的一种共同的倾向就是试图从认识论抽引出本体论的结论。他们的学说,无疑启迪了后来的哲学流派  相似文献   
4.
方方是活跃于 2 0世纪 80年代至 90年代文坛、为中国当代小说的拓新作出一定贡献的小说家。方方二十年创作历程前后的风格变化 ,在新写实小说家族中所取得的突出成绩 ,都离不开 2 0世纪 80年代中后期从启蒙主义到存在主义文化情境变化的背景影响 ;以方方为代表的新写实小说家族的异军突起 ,其风头强劲的创作现象背后 ,确实是“与一种必然性相关”;方方的旨在揭示当下生存与存在状况的小说确实得到了存在主义强有力的哲学支撑。通过分析方方小说的创作背景、风格变化、主要特点 ,凸现出方方创作的存在主义倾向 ,以揭示方方小说创作的意义及其独特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指出萨特和加缪基本观点的“同”与“异”的同时 ,与《围城》进行了比较 ,提出《围城》的哲理题旨与存在主义相通 ,表达了“存在”的荒诞性 ,但在人的生存观念上 ,与加缪的悲观主义人生观有所不同 ,似与萨特的乐观主义“介入”观念类似 ,带有人本主义的色彩。  相似文献   
6.
左小词新作《棘》书写了一个叫“雾云”的村庄里的故事,这一充满诗意的村庄名本身却也暗含云深雾远、虚无缥缈之意,被塑造的八位女性也都有着“不足为外人道”的人生经历。即使有着刻板印象和二元对立的天然窠臼,也依然难以不从女性叙事的角度对该作做一番初步考察,但在考察之中,《棘》蕴含的更丰富的内涵也跳将出来。  相似文献   
7.
教育政策执行是教育行政机构落实国家教育方针,依法对教育事业进行有效管理的一种途径,作为一种行政方式,其对教育的影响与发展十分重要。然而,在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对政策的曲解与偏离,使得教育政策产生异化,影响到教育的正常、有序、健康发展。运用教育管理中的现象学分析理论,可以直观而全面地从不同层面、不同范畴对教育政策执行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详尽地呈现。  相似文献   
8.
现象学在20世纪20年代进入中国,但接受和发展相当缓慢,直到90年代,现象学的全面译介和研究工作才正式开始。当前的现象学研究主要在文本探讨、现象学与本土传统思想的比较研究,以及现象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三个维度上展开。这些研究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展望未来,现象学有可能在经典阅读、早期现象学...  相似文献   
9.
《墙》是萨特于1937年发表在《新法兰西》杂志上的一篇小说。《墙》的发表不仅见证了萨特存在主义文学创作的发展。同时也记载了他个人思想变化的印记。这种印记无疑和时代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欧柳I大陆刚刚走出一战的阴霾,又陷入巨大的经济危机之中。为了转移矛盾的焦点。民族主义者和法西斯势力在不少国家兴风作浪,企图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