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9篇
科学研究   11篇
各国文化   7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王余佑字申之,一字介祺,号五公山人,为明清之际北学的重要代表,孙奇逢最早的弟子之一,颜元、李塨、王源皆师事之。初居保定新城,明亡隐居易州五公山,后徙河间献县,主讲献陵书院。根底理学,长于读史,能诗,擅书法,精技击。著作甚富,有《乾坤大略》、《居诸编》、《诸葛八阵图》、《万胜车图说》、《兵民经络图》、《太极连环刀法》、《涌幢草》、《认理说》、《前著集》、《通鉴独观》、《茅檐款议》等,惜多不传。弟子编诗文为《五公山人集》十六卷,并有《王氏家谱.事迹纪略》抄本传世。本文为张京华与王余佑十三世裔孙王树森先生的部分通信讨论,已收入王树森先生等新编《王氏家谱.记叙篇》中。  相似文献   
3.
根据夫琅禾费衍射与傅立叶变换的关系,数值计算了由宽度相同而长度不同双缝组成衍射平面的夫琅禾费衍射光强分布,结果表明双缝长度之比是影响干涉条纹的可见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王仁裕笔记小说集《王氏见闻录》自宋以来著作多有载录,其作时应在五代后晋天福年间,但在南宋末该书就已经散失、亡佚。现存最早辑佚本出于民国初。从现存作品看,有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和鲜明的艺术特色,值得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王弘之归耕 王弘之,字方平,琅邪临沂人,宣训卫尉镇之弟也。少孤贫,为外祖征士何准所抚育。从叔献之及太原王恭,并贵重之。晋安帝隆安中,为琅邪王中军参军,迁司徒主簿。家贫,而性好山水,求为乌程令,寻以病归。桓玄辅晋,桓谦以为卫军参军。时琅邪殷仲文还姑孰,祖送倾朝,谦要弘之同行,答曰:“凡祖离送别,  相似文献   
6.
孙阳 《语文天地》2015,(10):19-20
《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也是最能表现他志向与操守的文章。在提到其写作背景时,许多资料都说,陶渊明任彭泽县令不久,因"不为五斗米折腰",弃官归隐,躬耕田园。而且普遍认为,五斗米为当时县令的俸禄,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是不因贪恋官位而向污浊的官场低头,有力地表现了他不慕权势的高贵气节。这有一定道理,但并不全面。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陶渊明隐居背后的政治隐情。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大将,要了解  相似文献   
7.
在清初统一台湾的过程中,福建总督姚启圣四荐施琅任福建水师提督,之后两人发生了"风向之争"和"专征权之争",关系交恶。康熙帝最终下令施琅专征,姚启圣在后方负责后勤军需之供给,并继续招抚郑氏集团成员。在收复台湾后,姚启圣、施琅又异口同谏保留开发台湾。这不仅表明姚启圣和施琅都为清朝统一台湾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而且表明二人在面临私人恩怨和国家统一大业的矛盾时,都做出了为国为民摒弃个人恩怨的正确选择,这种精神尤其值得后人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魏晋南北朝作为一个大分裂、大融合的特殊时期,在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文学的发展也呈现出了异样的特点,进行文学创作的作家逐渐家族化,出现了以王氏、谢氏、袁氏、张氏、颜氏、何氏、范式、沈氏等为主的作家家族。这些世家大族因其显赫的政治地位及世代沿袭的家族文学氛围,培养出了众多的文学大家;另一方面,它们的存在也推动了魏晋南北朝文学的传承和发展。并为后代文学提供了一系列理论性的指导,为隋唐文化大繁荣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林泉 《青苹果(高中版)》2014,(1):F0002-F0002
正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在浙江绍兴兰亭雅集当天,晋代大书家王羲之所书序文草稿,既无题目也无署名,且有大量涂改。雅集过后,王羲之便多次加以修改、誊正,直至定稿补上题目、署名。遗憾的是,定稿后的序文,书法艺术水平总是比不上初稿。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后人临摹的《兰亭序》就是以这篇初稿为底本的。这篇初稿原迹,通过王氏家族的代代相传,一直传到王羲之的七世孙隋代智永之手。智永出家,没有后代,临终前将之托付给弟子保存。唐太宗即位后,因酷爱王氏书法,最终  相似文献   
10.
王永光,字有孚,河南省长垣县人,生于明世宗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明神宗万历二十年(1592年)中进士,初授中书舍人,累官至光禄大夫、柱国少保兼太子太傅吏部尚书,系晚明时期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四朝重臣。他年逾古稀时,告老还乡,崇祯十一年七月寿终正寝。在其牌位入王氏祠堂时,崇祯皇帝亲赐“四朝元老”金匾并颁旨谕祭谕葬于长垣祖茔。天启六年八月,“南中鼓躁之变起”。朝廷遂起用王永光为南京兵部尚书并加为太子太保衔,命其前往平乱。王永光接旨后冒暑急驰,不到十天即抵任所。星夜听取汇报后,遂微服私访,查出并秘密逮捕了乱首杨善一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