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琳达·哈琴的后现代主义诗学以诸多后现代主义文学与艺术的实例分析出发,对后现代主义及其文学艺术理论作了深入分析。哈琴在构建其后现代主义诗学理论框架的过程中,始终将“历史”这一维度作为其建构过程的立足点。她抓住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在对待历史的态度这一点,从对詹明信等人对后现代主义的误读入手,指出后现代主义在对待历史与传统上的“悖谬”态度。文章概括了哈琴后现代主义诗学中所涉及的历史话语,从而有助于更深入地把握后现代主义文化的特征和内涵。  相似文献   
2.
《宜宾学院学报》2020,(1):57-64
人文主义对人的"主体性"的张扬是导致现代性困境的主要因素。结合历史语境的问题化,后现代主义对主体性的概念及其理解方式都提出了质疑,即对主体性及人的主体化的问题化与历史化。"主体"在后现代理论和审美实践中并未消失,而是其在叙事中的传统位置受到了质疑,从而促使其发生深刻的变化。福柯、德里达、拉康等对人的主体化意识过程的质疑与揭示,为后现代主义对主体的"去中心化"奠定了基础。以哈琴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者将主体进行重新定位,对其进行"语境化"和"去中心化"。后现代主义对主体性批判的主要矛头是对主体性的单一理解,坚持认为"人的本质"概念是被历史地建构着的。  相似文献   
3.
"戏仿"从西方传统文学技巧到当代艺术中的文化策略,其本身的概念内涵随着历史语境的变化而产生了流变。琳达·哈琴在对"戏仿"概念进行词源学和政治学的考察后,结合后现代主义语境对其进行了重新定义。琳达·哈琴将"戏仿"置入话语系统和"编码-解码"过程,分析语境对编码考与解码者意图的意义,从而更有利于将文本之外的因素引入解码过程,以丰富文本话语的意义。在解码过程中,"戏仿"通过"双重文本"的引入显示差异,消解主体,是对主叙事进行质疑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琳达·哈琴后现代诗学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对琳达·哈琴的后现代"悖谬"诗学的主要特征和理论缘由进行简要的梳理.哈琴对后现代小说理论的重大贡献在于:其一,她提出了编史元小说的概念,对纯粹"自恋式"的元小说和以一种悖谬的方式关注历史和社会的后现代小说进行了区分;其二,她对戏仿和互文的"双重赋码的政治性"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尽管人们对哈琴诗学本身尚有不少争议,但此两者纠正了不少论者对后现代小说纯属"文字游戏"、"没有意义"和"价值中立"等片面看法,对于全面认识后现代艺术,特别是后现代小说,仍有重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历史编撰元小说"这一概念由加拿大著名学者琳达·哈琴提出,意指出现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欧美文坛的一种后现代主义历史小说。此类小说通过对历史人物和历史情节的语境重构将历史文本和小说文本并置,既体现又模糊了历史和小说之间的界限,凸显了后现代文学的矛盾特质。这一概念的提出,在西方文学评论界引起了激烈的反响。马克·柯里对此概念进行了详细的评述,指出历史编撰元小说的重要叙事学功能之一就是突出历史小说的主观性。此概念阐明了新历史主义的观点:历史和文本之间的互文没有等级体系的问题;两者都是文化表意体系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