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0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修复书院振兴理学--朱熹与白鹿洞书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熹是南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学说为后世所宗,在国外也产生了一定影响,是一位享有世界声誉的学者。他对南宋和后世书院的贡献,主要是通过兴复白鹿洞书院,为书院确定方针、建立制度、置田建屋、延聘名师、充实图书,并亲自参加教学工作,和学生一起质疑问难,不仅为南宋书院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树立了榜样,为其后历代书院所遵循,甚至对封建社会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朱熹将理学引进书院,书院弘扬理学,理学家自己办学,弟子又办学,书院以扩大理学为范,在理学的指导下,发展更快,其他书院亦效仿之,从而推动全国书院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白鹿洞书院为例,从"道"与"化"的视角勾勒古代书院的课程图景。其中,从来源、选择和结构三方面探寻书院课程之道,从内容、次序和方式三方面探寻书院课程之化。书院"道——化"课程思想的要义是以人性为核心构建圆心式课程目标,以文化为主轴梳理累进式课程内容,以导学为枢纽形成自学式课程范式。  相似文献   
3.
伟人说,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而促进人健康成长的教育事业,也同样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没有一点纯粹的精神,学校教育就容易走样乃至迷失。近日有媒体报道,湖北的一所中学组织全体即将升入高三的学生补课时,重点班的教室里装有空调,而普通班却没有。普通班的学生很气愤:大家交的学费一样多,为何受到不公平待遇,难道成绩稍微差点就该受到歧视?也许大家对这样的新闻已经麻木了。在我们的周围,不是一直给予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许多优待乃至特权,而把考  相似文献   
4.
赖志贞 《知识窗》2012,(6X):58-58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标》的核心内容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终生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始终坚持实施个性化的语文教学,体会颇深。  相似文献   
5.
朱熹《白鹿洞赋》是辞赋类文学中的精品,在辞赋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朱熹是诗人思者,他关于白鹿洞的言说也就是他关于人格养成的诗性言说。朱熹的人格极为丰满,其显著特点是雍容不迫,宠辱不惊。这种特点表现在其诗作中就是淡泊而有味,清通而绵长。朱熹一生诗意地栖居于其尚淡而清通的诗歌之中。从朱熹的诗意栖居出发,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世界文化的发展趋势,从而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之中保持大众化的姿态,诗意地栖居在这变动的世界之中。  相似文献   
6.
白鹿洞书院强调在山林偏僻之处读书,学习时强调超然于功名利禄,其目的不是为了让士子都去隐逸,而是为了让他们在类似于隐逸的环境中潜心学习,以真正拥有知识。这一点,对我们现代教育也是有启发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书院教育重视人文教育、通识教育并强调开放教学等,成为现代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方向。文章对现代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书院教育对现代高等教育的启示,并就白鹿洞书院的古代书院教育对九江学院的借鉴进行分析,从校园建设、学生管理、育人理念、教育教学等方面,力求探索出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8.
白鹿洞书院以其悠久的办学历史,深远的文化影响而被誉为“天下书院之首”、“海内书院第一”。如今白鹿洞书院依然环境优美,其丰富的文化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书院的教育精神和文化意义得以传承和发扬。白鹿洞书院正在以一种崭新的面貌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9.
樊利华 《陕西教育》2009,(6):125-125
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自唐末开始萌芽的一种重要教育组织形式,它集学田、藏书、奉祀及关注时事为一体。我国书院有一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在众多的书院中白鹿洞书院被誉为四大书院之首。南宋淳熙年间,白鹿洞书院还被誉为“海内书院第一”。白鹿洞书院的前身是庐山国学,在白鹿洞书院的形成过程中李渤与朱熹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五代到现在白鹿洞书院经历了一段曲折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0.
明天启年间所编《白鹿洞志》关于白鹿洞书院主洞"聘而未至"者并不完整,除广东陈献章外,实际上江西信州儒士娄谅及其高足夏尚朴亦是明代白鹿洞书院主洞聘而未至者。陈白沙、娄谅及夏尚朴不领书院教席与他们的学术旨趣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