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科学研究   5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通过对兔背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断蒂时及断蒂后10d血流量的监测,分析血流量变化与皮瓣成活的关系,探求皮瓣断蒂指征,提出皮瓣成活的客观标准,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以兔为实验动物,行背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成形术,术后7d断蒂,断蒂前使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Laser Doppler flowmetry,LDF)测定皮瓣阻断实验前后皮瓣血流灌注量(Perfuse unit,PU),并对皮瓣断蒂后10d的PU进行连续监测并与周围正常皮区PU值进行比较,10d后处死动物取皮瓣组织行病理检查,按坏死与否将皮瓣分为两组:成活组与坏死组。分析两组皮瓣血流量变化情况并得出结论。结果:成活组断蒂时阻断试验前后PU比值(阻断比值)明显高于坏死组,且成活组PU值在断蒂后1~10d均显著高于坏死组(P<0.01);成活组与坏死组断蒂后10d周边皮区的PU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成活组断蒂后10d皮瓣与周围正常皮区PU比值(瓣周比值)为70.1±11.2。结论: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断蒂后皮瓣血流灌注量随皮瓣断蒂时阻断实验前后PU比值增高而增高;皮瓣的最佳断蒂时机为:①皮瓣成形术后7d以上。②肉眼观察皮瓣存活。③LDF测量阻断比值大于44.6%。皮瓣成活的标准为:断蒂术后10d肉眼观察成活且皮瓣与周围正常皮区灌注量比值大于58.9%。  相似文献   
3.
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在临床上可由多种方式修复,1995年8月至1998年1月我院用带腓肠神经伴行血管蒂皮瓣修复12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资料与结果1.1一般资料:男8例,女4例。年龄16~62岁。外伤致缺损10例;肿瘤切除后缺损修复1例;瘢痕切除术后...  相似文献   
4.
正2012年,美国俄亥俄州,刚出生不久的小男孩凯巴患上了极其罕见的先天性支气管软化症,气管自行塌陷,无法自主呼吸,必须依赖气管插管生活。密歇根大学医学院的医生和研究人员一再商讨之后,搬出了救命的仪器:3D打印机。他们根据CT的3D成像,使用3D打印机用生物塑料材料打印了近百个气管支架。在得到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的紧急批准之后,给小凯巴移植了3D打印机打印出来的气管支架。术后,小凯巴开始了自主呼吸,7天后撤离呼吸机。数周后,小凯巴出院,再也没有出现过窒息的危险。这个气管支架用可以降解的材料做成,3年后即会被身体自行吸收,到那时,他的气  相似文献   
5.
重点介绍了胫骨开放骨折内固定术后胫骨外露患者,通过应用邻近皮(肌)瓣转移术及小隐静脉腓肠神经蒂皮瓣移位术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皮瓣术后血循环障碍的患者,实施高压氧治疗的疗效观察及护理,提高皮瓣的成活率。方法本组对108例皮瓣术后血循环障碍患者的高压治疗,观察其疗效及进行护理。结果皮瓣成活94例,基本成活12例,不成活2例,总有效率98.1%。结论皮瓣术后血循环障碍高压氧治疗效果显著,同时尽早治疗,及做好治疗时的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介绍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手指末节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皮肤缺损情况,在近节指背切取皮瓣,皮瓣包含指背神经及指固有神经背侧支,逆行修复创面。结果 15例皮瓣有 14例全部成活,1例出现小部分坏死。成活皮瓣无臃肿,质地软,供区无并发症,关节活动不受影响。结论该皮瓣不损伤指固有动脉、神经,操作简便,手术一次完成,是修复指端皮肤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采用带血管蒂皮瓣、肌(皮)瓣修复下肢皮肤软组织缺损、重建功能、再造器官和改善外形的效果。方法:采用带血管蒂皮瓣、肌(皮)瓣,通过局部转移或移位,进行血管、神经吻合,覆盖因创伤造成的下肢软组织缺损。结果:本组共26例患者,一期治愈23例,治愈率88.5%;二期治愈3例,治愈率11.5%,总治愈率100%。结论:由于不同于传统的随意皮瓣,切取范围不受长宽比例限制,手术一次完成。极大可能的修复缺损的皮肤及软组织,保持患肢的长度及功能。  相似文献   
9.
Paget病又称湿疹样癌,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经病理切片检查和临床表现确诊,根据癌的部位、组织学分化、浸润深度的不同,采取个体化的手术治疗方案[1]。2008年8月至12月,我科收治3例外阴部paget病患者,行股前外侧皮瓣转移修复术,通过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患者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日19.5 d。1临床资料paget病患者3例,女性,年龄45~65岁,临床表现为外阴部位皮肤红肿、糜烂、破溃,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刺痛,病程持续6月~2.5年。入院后在全麻下行股前外侧皮瓣转移修复病变部位。2护理2.1术前护理2.1.1心理护理:由于病变部位特殊,加之患病时间较长,患者心情复杂,伴有抑郁、孤僻、自卑和羞耻感,表现为焦虑、急躁及情绪不稳定,术前耐心地向患者阐明手术必要性及术后注意事项;向患者列举成功治疗病例,以鼓励患者积极战胜疾病;同时做好家属工作,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2.1.2肠道准备:⑴术前3 d遵医嘱进食无渣、少渣饮食,如牛奶、豆浆、蒸蛋羹,嘱患者少食或不食含粗纤维多的水果和蔬菜。⑵术前12 h禁食,4~6 h禁饮。⑶术前晚和术日晨行清洁灌肠,直到灌洗液清亮,无粪渣为止。2.2术后护理2.2.1病情观察:术...  相似文献   
10.
拇指虎口区挛缩及尺掌侧缺损的皮瓣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拇指虎口区挛缩及尺掌侧缺损的皮瓣治疗提供解剖学基础,采用新鲜成人手标本38个,分别进行血管明胶墨汁和ABS灌注,血管造影、大体和显微解剖观察。研究结果在第二、第三掌骨背侧有恒定的血管和神经,主要由第二掌背动脉提供可靠血供,并且在指蹼间隙与掌深弓的深部穿支有吻合支相连,还与指掌侧总动脉吻合。这种血管吻合为本术式的设计提供了形态学基础。以第二掌背动脉为蒂,在距指蹼间隙1.5cm处,可以作皮瓣面积4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